文化邹城
文艺
住宅
2012年08月02日
境内居民系多户聚居,各自成院。建国前,居民建房除注意采光取暖、主次衬托、高低排水外,还看是否得“风”得“水”。富裕人家大都请风水先生择宜土、避凶地。相地得宜,则宅邑平安、人丁盛旺、子孙多福;相地失宜,则宅邑闹鬼、衰败萧条,殃及子孙。院落布局一般南北长度大于东西宽度。正房朝向在横轴线偏东南5度,增加日照时间。前房脊低于后屋脊不少于lO公分。富足而析居早,人口少的人家,院落布局以四合院格局为常见。配房要低于主房,院内北屋为正房,两端留风道,一般在院子东南或西南方向启门,正房前植石榴树,左边门窗间设香台。厨房、厕所、猪圈、石磨均依院门方位而定。
建国后居民住房多注重宽敞、明亮、实用,传统的四合院已近绝迹。住宿通常以堂屋为正房,左为上房,老人住东间,中为明间。两边设隔山,靠墙放条几,几前放八仙桌,上摆茶具,左右置座椅。条几正上方挂宗堂,隔山悬镜框、壁镜、条幅、年画为饰。明间为待客或家庭聊天之所。西间常放置粮食、什物。子女成人,主妇常携女居于此,儿辈分居于配房,已婚子孙多析居于外。
1980年后,境内居民建房多按照村镇统一规划进行建筑,结构为砖木、水泥结构,窗户也由玻璃、钢窗取代了木棱窗。屋内逐渐时兴刷涂料.房外墙刮沙,水泥铺地。出厦房屋、两层小平楼亦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