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与葛炉山
葛炉山是一座药草山。马兜铃、蛇床子、益母草、地爪、地丁、金银花、茵陈、山菊、柴胡、地黄、半夏、酸枣、远志、葛根、香附子、曼陀罗漫山遍野,随处可见。尤其是曼陀罗更是山凹石缝恣肆生长。这种植物开出的花很漂亮,不过它有一股怪味,牛羊不吃,人误食也会中毒。常被人们用镰刀削割,或在秋后放火焚烧。有一年,华佗来到葛炉山,立即制止了人们的做法,连声说:“好东西哩。好东西哩。”原来,他用曼陀罗,再加上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炒南星配制成一种叫“麻沸散”的药,他叫病人与热酒同服“麻沸散”,使病人醉卧不醒,他好行使手术。
起初,人们看到他从一个布包里取出的明晃晃的手术刀,十分害怕,都不愿叫他开膛破肚。不久,有一个人肚子疼,疼得在地上直打滚,眼看就要疼死了。家人万般无奈,把他抬到华佗面前。华佗叫他服下“麻沸散”,一会儿,病人没有动静了,和熟睡了一般。华佗切开病人患处,发现他得了阑尾炎,这种病他已经治愈多例了。他麻利地将阑尾割除,然后用桑皮线缝合了刀口,敷上药膏。四五天之后,病人就好了。一个月后,病人即能够下地干活。他领着家人来到华佗暂时的居所———葛炉山下的一间茅庐,献上酒肉等礼品,齐刷刷地跪在门前,久久不愿起来。自此,人们知道了华佗的医术,认识了这位在当世第一个采用麻药施行外科手术的医学专家。前来医病的人络绎不绝。各种累积多年的症候,各种久治不愈的顽症都在华佗手下迎刃而解。一时,华佗成了救世的菩萨,成了人们心中的神。
华佗的医术日渐提高,名声迅速传遍各地。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闻而相召。原来,曹操患有多年的头疼病。近来,他的头疼有增无减。每每发作之时,令他心烦意乱,寝食难安。华佗为曹操珍视之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下了两针,曹操立即脑清目明,浑身清爽。但是,华佗内心清楚,曹操的病他或许治不了。有一天,他终于对曹操直言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后来,华佗怕引来祸患,借故离开曹操回家了。曹操哪里肯放过他呢?他派人前往华佗家乡探知虚实,并把华佗押解回京投入许昌监狱。虽有数人好心相谏,终未能解救华佗。最后,华佗在狱中被拷问致死。
葛炉山下的四方百姓闻听华佗过世,万般悲痛。由众人出资,在葛炉山北山凿壁建造庙宇。后因崖壁坚硬,当时尚没有过硬的钢錾,于是作罢,在壁前垒起一座石屋,香火供奉。近年又有好善人士慷慨捐助,在华佗庙原址上方新建砖瓦结构华佗庙一座,并塑华佗造像,供百姓膜拜。
抱朴亭下思葛洪
葛炉山因葛洪而得名。相传他曾经在葛炉山上立炉炼丹,精研道学。如今,在当地已找不到关于葛洪的遗迹和故事传说,只有高耸在葛炉山上的抱朴亭会让人们蓦然想起这位东晋著名的道教学家、化学家、医药学家。葛洪,自号抱朴子。生于284年,卒于364年。幼年好学,博览经书,精通医学和药物学。年轻时的葛洪也曾投身戎马。晋永兴元年(304年)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的军队,任将兵都尉,与石冰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曾多次镇压义军,立下战功。后又遭逢许多官场厄难,深受其苦。后乃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修习玄静。建兴二年(314年),返回家乡丹阳郡(今江苏句容),隐居深山,开始《抱朴子》的创作。其间,战事频仍,瘟疫流行,生灵涂炭。他足行万里,广采草药,制药布施,救人于水火。他在行医和游历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大量救急所用之方,特地挑选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并将简便易行的各种灸法,编撰成《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玉函方》刊行于世,济世惠民。
葛洪驻足葛炉山之时,行医炼丹固然是他的日常之事,但他思索的却是更大的问题,更深远的问题。因为这儿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核心。他在思索:老庄的《道德经》和《南华经》里究竟有没有仁和义,而《论语》和《孟子》里究竟有没有道和德。“道可道,非常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法自然。”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就紧扣一个“道”字。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同,不相为谋。”“德不孤,必有邻。”“为政,为德譬。”孟子也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其中的“道”和“德”与老庄哲学中的“道”和“德”有没有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道德和仁义又是孰高孰低?就在这个时期,他苦苦思索,反复斟酌,终于完成了《抱朴子》内外篇。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伦理相联系,是最早融合道、儒哲学思想的作品。
作者:孙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