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佛性凤凰山
2010年07月22日 

去朝拜凤凰山时,山下村落里的梧桐花正在一树一树的开,远望去,如一朵朵托举起凤凰的紫色祥云。

凤凰山在我心中,是带了很浓的神秘色彩的,究其原因,就是“凤凰”二字。凤凰是上古神兽之一,百鸟之王,在《山海经·南山经》曾有这样的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在中国人的思想形态里,“凤凰”自古以来就是传说中最重要的的吉祥神奇之物,有它出现的地方,必然是和谐安宁的。而这座位于孔孟故里的山究竟有何出奇之处,被赋与了这样一个承载着神奇与美好的名字?它又是从什么时候起被称为凤凰山的?左右探寻却不得而知。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上也没有两座相同的山。山如人一样,亦有着仅属于自己的性格。走进凤凰山,仔细端详它的面容,抚摸它的骨骼,谛听它的心跳,感受它的呼吸,一点点的勾勒,渐渐地,它如一朵白莲般脱水而出,每一片花瓣都馥郁着佛家的馨香:悲悯,包容,平和,安详。

开元寺。开元盛世时在凤凰山下建起的寺庙。听着这个名字,仿若能透过层层历史烟尘看到唐朝,看到唐朝时期的善男信女一跪一拜到山下寺中许愿拜佛时的景象。那时的开元寺必是香烟缭绕的,恐怕离山很远便能嗅到香火的气息;那时的凤凰山想必也是热闹的吧,逶迤的山路上满是行人,车水马龙流淌在寺前……现在凤凰山沉寂了,寺庙已了无踪迹,唯有山脚下石壁上的阿弥陀佛像依然在悲悯地看着世人。不知在他眼中,这千年是什么?也不知在他眼中,这千年留下过什么。我久久徘徊在这座佛像前,直视他,执拗地想从他的眸中探寻他佛心中的东西。可佛就是佛。他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我,看着众人,脸上似悲似喜,又无悲无喜。

在凤凰山上,我随手拾起了一块带有蜂窝小孔的石头,想把这块玲珑石作为凤凰山对我的馈赠。可拿起时却发现,这块石头上竟攀附着几十只的蚂蚁,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它们惊惶地在石头上跑来跑去,没有头绪,也找不到出路。凤凰山的风很清冽,充满了力度的一种清冽,这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能轻松地把一棵棵大树的头拨拉地东摇西摆,却无法将这蚂蚁一只只地从石头上摘下。风吹来时,它们便将纤细的腿脚变成吸盘,稳稳地贴趴在石面上;风过后,它们又继续地爬,找,找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出路。人常用蝼蚁形容弱者,确实,童稚孩童的一只脚趾也能毫不费力地碾碎一只蚂蚁;可谁又能否认,它们弱小的身躯里没有一个坚强的内核?不抱怨环境,认清自己是一只蚂蚁的事实,忙碌着自己的忙碌,平凡着自己的平凡。英国诗人布莱克悟出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吧,生活是由诸多小细节聚成的,幸福就在眼前,只要你想,立刻就可以感受和把握。

凤凰山上有许许多多种植物,有乔木,有灌木,象松、柏、槐、杨、银杏等;有年年枯、年年生的草本,象山丁、远志、茵陈、瞿麦、葛根、茅根等,可这些我们能认出的,能叫出名字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它们可能是由一股股风吹来,可能是由一只只小鸟叼来,可能是一条条流水冲来……它们都在凤凰山扎下了根,

发出了芽,成为披覆在凤凰山上的浓密毛发。凤凰山全身心地接纳了它们,没有贵贱,没有等级,在凤凰山上,它们有着平等的生存权利。它们不是凤凰山的衣服,而是凤凰山伸展在半空中的一面旗帜:代表的就是佛陀无穷次诉说的———众生平等。

在我有限的游历中,不记得哪一座山可以拥有这样品种繁杂的石头:有石灰岩,有花岗岩,有植物化石,有富含金属的矿石,有石英,有钟乳石……凤凰山到底有怎样的成长史,才让它打上了如此多的成长烙印?象人一样,舍与得当时都会是苦痛的,苦痛就是一种修炼。有了一次次的失与得,这凤凰山也与凤凰涅磐般,一次次地获得了新生。看到山上那形如冻豆腐的石头了么?石头上鞭纹纵横,一道道,让人触目惊心。可这只是人的悸动。站在凤凰山上,看山上每一块被时间的大浪大潮历炼过的石头,它们身上所弥漫的,已是静谧,是内心经历苦患与憧憬冲突之后的静谧,是风暴过后退守于心灵的一种静寂,是一种性情,一种“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情怀。

看凤凰顶时总想起光明顶。山顶平坦如坻,象一片良田,长满了葳蕤的花草。不论站立,端坐,都会让人怀疑是在平展展的地里活动,真个是正大光明。随便一看,只见近处远处的山都在膜拜,它们不曾象我们这般怀疑,在它们心中,海拔648.7 的凤凰山,就是它们的凤凰。置身凤凰顶,再耳听清脆的鸟鸣,只感到清静,平和,甚至是幸福,让人不想离开。这遍地花草不需人精心侍弄便能开得恣肆美丽,行云无论人关注与否都在卷卷舒舒。人是否也应该如此,简单,自然,追求生命的本真?

在山下一朋友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不得其解。朋友解释说,佛陀从恒河中舀起一碗水,总会先用细纱布过滤后再喝,因为在他眼里,水中有很多生命体存在,不能剥夺了它们的生存权。我没有问朋友为什么挂这样一幅字,因为,他身边的这座凤凰山已经作了回答。

作者 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