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家乡的老屋
2014年12月17日 

前些年回老家还能看到小时候住过的房屋,近几年回到村里老屋几乎全无,看到的是起脊瓦房、现浇顶平房和两层楼房。每当此时,虽为家乡发展变化高兴,可想着渐渐远去的老屋总觉得有些寻不到根的惆怅,留下的仅仅是有关老屋的怀旧记忆。

草屋

草屋承载着人类漫长的居住史,是普通百姓世世代代栖身之所。

打记事到上中学,我家一直住着草房。老家农民有句俗话:脱坯挑墙盖草房,冬天暖和夏天凉。这话尽管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但如今每次下村见到几间草房仍倍感亲切,脑子里不时浮现出盖草房、住草房的生活情景。

脱坯。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都熟悉,可8090后的年轻人恐怕大多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为传承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绝活”,这里用文字演示一番:先找木匠用结实的木板做个约高二十、宽四十公分的长方型坯模具在平地上摆好,模具内侧抹一圈起润滑作的泥水。然后将和好不稠不稀的含草(坯筋)泥,放入模子培成尖,坯成了一半。接下来为让坯有角有棱,要用攥紧的拳头把坯泥往四个角里挤压,挤出模具的泥巴兜回到中间填满,用手心当“泥板子”磨出光来,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脱坯人用力提起模鲜具坯成型。若变成能用的成品坯,不管晴天阴天晒干凉干就等于烧砖出炉,垒墙的原料有了。

挑墙。实质是在夯实的墙基上用和好的硬草泥,到太阳爬上树梢时拿铁钗一块块往基础上趸,挑到一米多高要吸烟喝茶歇上一大会儿。麦收前的空气干燥阳光暴晒,两个小时泥墙已经变硬,下边的人钗泥往墙上翻,泥墙上的人接住摆的整整齐齐再挑米把,待挑完第三遍,墙已平口天黑,挑墙人饱餐一顿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挑墙的劳力闲不住,接着用铁锨把“毛茬子”墙拍平拍直等到泥墙全干。

上梁。平口的泥墙、垒砌的坯墙干透定型后,山墙中间部位每间屋都稳上梁头“杈首”,才可挑(垒)屋脊山墙。脊墙一就位,均匀地固定好椽木,这时再穷的百姓也要为上梁放挂鞭炮。

缮草。这是草房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椽木上铺一层苇箔或高梁箔,箔上抹上层厚泥,而后将捋成把的麦秸、稻草、细苇子从中间铡成两截,齐面朝上毛面顺坡而下,从房檐基部一把把摆齐,用木板将屋顶上的房草拍入泥中粘好。每往上一层都严实合缝压住下层,直到屋脊。屋脊上的草(苇)在草屋最高处相遇,再用草泥镇压,盖上灰色的弯曲脊瓦草屋峻工。

老祖宗留下来的生存草屋,用的是泥草,出的是力气,盖出来的是人住鸟栖的杰作。春天里,风再大,屋顶上的草乱而有根不飞;夏天里,雨再大,雨水顺草而下,屋里滴水不漏;秋天里,不温不火细雨落地滴滴哒哒;冬天里,白雪覆盖起到保温功效,屋主人一旦烤火取暖做饭,屋顶上的雪“冒烟”融化流下。赶上气温骤降,流下来的雪水即刻成冰,屋檐下排起粗细不等长短不一晶莹剔透的“琉璃”(冰挂),蔚为壮观。如夜晚带拿手电在屋檐下网麻雀,走不了几间草屋,麻雀早已够了几盘野味,这就是当时无聊真实的生活。

磨房

磨房就是磨面的屋。在我家附近就是磨房。那时,青砖墙灰瓦顶的磨房是生产队里有年成的“公共建筑”,属村里最好最大的老屋。有首儿歌这样唱:想吃糖找亲娘,想吃面围着磨盘转。

磨是石磨,是老家的石匠们精錾细刻而成。老家平原地上缺石头石匠少,村里仅此一盘磨。磨盘放在老屋中间,罗面的罗柜就近放在一边。带齿的上扇磨对准下扇磨,磨两边的磨棍眼穿结实杠木,磨面的粮食舀到上扇磨顶,磨面的准备就绪。接下来的一幕是驴拉人推,一圈又一圈,常年累月把老屋的磨道踩的硬中透亮,好似旧社会农民永远跳不出的穷圈子。磨道边上是长年积累的厚厚驴粪,磨面人一直弥漫在充满腥臊的气味中。

随着上磨扇围着中轴转动,推磨人不停地从上边两个圆圆的“磨眼”送入原粮,从磨牙匀称吐出碎沫,把磨出的细粉粒用苕帚扫入丝罗,放到长方型罗柜中两根木条上来回摇曳,柜底就有了一层面的堆积。想吃细面更换细孔罗,一小时也难罗出十多斤。亲临其境你会切身体会到,祖祖辈辈用这种传统工艺磨出喷喷香的面粉来之不易。当然,磨麦子、磨玉米,磨瓜干大不一样。磨小麦,筛罗、罗筛剩下的粗粒再“回炉”,三至五遍面成麸子出;磨玉米时磨牙子声音脆响,出来的粉沫粒子粗罗难筛下面少,面在罗下洒金黄;磨瓜干,磨下来的多是细粉沫,费不大劲儿筛面多。如今吃机器磨面多了,到山区农村偶尔才可能吃到人工磨面,有的甚至成了传统工艺、地方特产。

想想那时村里几百口子人吃饭,磨房外家家户户排队磨面昼夜不停的情景,就好像看到父母亲半夜三更点油灯推磨罗面的劳作背影!

油坊

油坊是村里用来打油的房子。瓦顶泥墙的老西屋作油房(坊),一下子成了当时生产队最热闹的场所。老家的淤土地上盛产黄豆,打油用材自不必说。记得原来打油用石磨轧豆扁,后来用专门机械将豆子挤扁上笼蒸。蒸上一小会儿,豆扁被蒸的热气直冒,直接倒入地下垛箍内的“麻劈子”上,把箍子里豆扁子培成高堆,用“麻劈子”裹成鼓肚的“油垛子”成矣!

难忘三四个满是硬块肌肉的壮劳力,将三至五个油垛子立起来对齐,用钢板挤好拿硬木顶住安上三四个硬油楔,抡起我累酸膀子也提不动的二三十斤油锤往油楔上狠砸,钢板一点点前行。少顷,光膀子穿小裤头的壮汉汗流满面(油房里温度高),离出油不远了。这时哼嗨的油歌响起:汗水身上流呀,咋还不出油呀!身上出透汗呀,还想吃饱饭呀!快点出来油呀,菜里才有油呀!出油出个够呀,碗里有块肉呀……声音顶上来,豆油流出来,顺着饼垛子下边的木槽拉成溜泄入油缸,澄澄黄透透亮照人影。

看到打油壮汉菜碗里飘层油,常常大口吃油条,当时真想做个打油人。这就是在低矮房屋里发生过的真实一幕,早已到了知天命的我言谈话语中时常讲起过去,描绘那艰难岁月里的老屋故事,忆起老家草房老屋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作者:王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