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桃花峄山
2014年03月31日 

春分过后,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融融暖意。如若这时节来到城南十公里的邹城峄山,领略到的绝不仅仅是“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胜景,更有早已备下的映日桃花、红霞满天的视觉盛宴。惊喜之余,也许在人们心目中除了对人文峄山、奇石峄山、儒学峄山的诸多赞美又多了一个浪漫的雅号———桃花峄山。

说起桃花,着实算得上峄山的“山”花。史料记载,桃树在峄山上早有种植。明清时期,峄山蟠桃曾因其个大肥美香甜可口成为誉满京津的贡品。那时,每年春暖,漫山遍野朵朵桃花都会把这座因秦皇登临、孔孟讲学而闻名的奇山妆点的粉红夺目分外妖娆。桃花开过,花瓣随风起舞飘飘洒洒绘就了“峄山红雨”的奇妙景观。清朝雍正年间的邹县县令王尔鉴为此景所动,写下了“天半峄峰簇锦霞,孤桐老后补桃花,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的七言绝句,这首广为流传的《桃花诗》,尽管有些浓墨重彩的渲染,毕竟倾心表达了作者对峄山桃花的无比珍爱,让桃花坐稳了峄山“花王”之位,就连在峄山白云宫处卖茶水的朴实村妇,都能带着游客在桃花诗碑前一边朗诵一边津津有味地讲解这首赞美桃花的诗文。

其实,这首浪漫、雅致、大气的桃花诗借景抒情的同时也提到了以制作琴瑟而著称的峄阳孤桐遭火灾绝迹,山上补种桃花的过程。据传,是王县令破解了在石蛋遍布土层少的山岭种桃难题。这位爱动脑的县官,先把收罗来的桃核裹入泥球,再用弹弓向四周发射。落下去的“泥球”滚到低处土层,湿润的泥土令桃核膨胀破裂,才使桃芽破壳而出根植土壤,靠老天的雨水长出一株株桃树幼苗,继而长成一片片能够开花结果的大树。更为称奇的是山上桃树借着峄山北临的牙山遮挡出的“小气候”,孕育了桃树花期早、放叶快、果先熟的习性,形成了“桃花早开,嫩芽争春”的独特景象,为这座秀灵之山早添了几分娇嫩的春色。

在生态旅游火爆的今天,这里的人们凭着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和峄山桃花的历史文化底蕴,连年栽植良种桃树上万亩,山的四周桃林环抱,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内”桃园。春天里,整座峄山焕发着盎然生机俏立于“花海”中央;初夏时,挂满枝头的鲜桃供游人尽情采摘品尝。随着一届届桃花节的举办,峄山桃花已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每到桃花盛开时,这里早已是游人如织,兴致如潮。

风和日丽春又至,桃花依旧笑春风。此时,乘兴而来的赏花客东上高速西走国道早早来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浏览过碧波荡漾倒影山色的峄山湖,沿着新修的环山路,漫步进入桃林深处。三五成群的游人兴冲冲钻进桃林眨眼间淹没在花海之中,泛起的是一阵阵快乐声浪。近距离观赏绽放的桃花,花瓣粉的醉人红的似火,花蕊纤纤的亮亮的娇嫩欲滴,蜜蜂不停地穿梭于花间采蜜,蝴蝶们穿着五彩斑斓的盛装悠闲地翩翩飞舞,尽显着飘逸妩媚。沐浴在花丛中,艳阳高照蓝天白云映衬,让人真正有了映日“桃花”别样红的切身体验,心花悄然怒放;吸一口带着清香的空气,顿感神清气爽浑身舒畅。陶醉其中,总会勾起美的遐想。被喻为祖国花朵的孩童会放飞心灵中的花样梦想,立志长大做芬芳的桃李;年轻的小伙子满身饱蘸桃花气息,心弦弹拨出青春的激荡,巴不得快点着交上“桃花运”;姑娘们衣着多彩时装尽展迷人风姿,摆着各样神态在锦簇的桃花丛中忙着拍照,每一幅都是人面桃花相映生辉娇媚可人,宛若“桃花仙子”;上了年纪的老人,观赏着一望无际的烂漫桃花,童心又回,陶醉其中,其乐融融,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

峄山春来早,游人赏花忙。当你登临峄山,你会感悟到这座历史名山的雄奇秀灵和厚重人文;而当你徜徉在山下赏心悦目的桃花之源,你又会觉得峄山还有着那么广博的柔美温馨情怀,不知不觉间让你满满享受了轻松惬意的一天。现如今,峄山桃花已成为这里众多景观中的亮点。刚柔相济的和谐景致,让人读懂了桃花的峄山缘;对桃花峄山绵长回味,使流连忘返的游人们切身体会到“哪里风景美如画,请来峄山赏桃花”的赞美名不虚传!

 

作者:王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