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才气接“地气”涵养灵气和“底气”——赴延安参观学习有感
2011年09月05日 

前不久从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回来后,特意找了很多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论著文章研读学习,发现在这些论著中,“人民”和“群众”字眼比比皆是。我想,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时时刻刻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应该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所在,而这种精神,像一种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政治品格,覆盖在当时中国革命事业的角角落落,直到现在依然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引航灯塔。

延安是革命圣地,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摇篮,因此,延安精神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这些感触,在读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越发强烈和明显。毛主席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现状,曾明确指出:“文艺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我们的文艺必须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不能有任何迟疑”。60多年过去了,音犹在耳,听之振聋发聩,思之醍醐灌顶。

前不久,中宣部联合五部门给全国新闻战线工作者发出了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号令,而在此之前,省委宣传部也全省启动了“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在当前纷繁芜杂的舆论环境中,再次强化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路线”“服务意识”,应该是加强舆论引导力,提升信息传播力,扩大主流声音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新闻宣传是把握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思潮的利器,那么,作为时代记录者和引领者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创作出怎样的新闻作品才算不辱使命呢?古人曾说:“文以气为主”,笔者认为,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想创作出让群众满意的新闻作品,也要聚得四气:才气灵气地气底气。有了这四气,新闻作品才能达到言信意明,气顺文畅,才能让群众喜闻乐见。

新闻作品能否立意高远文采飞扬,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前提条件。基于此,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提升自己的“才气”,有才华、有才力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一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能在文章中旁征博引、鞭辟入里、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得益于他们深厚的专业写作知识,这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基础。但是,有了驾驭文字的能力,有了精妙的写作手法,有了广博的专业知识,是不是就能写好新闻作品,成就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了呢?实践证明,这还不够。品读那些优秀的新闻作品,没有一件是作者凭借“才气”,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憋”出来的。有“才气”而不接“地气”,其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差强人意,甚至成为“懒婆娘的裹脚”。不接“地气”的东西,就像没有灵魂的塑料花,看似鲜艳美丽实则无趣无味。新闻宣传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她根植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同时要服务于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远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的新闻来源于生动的实践,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更要有访百家人、听千家言的实践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底气”所在。只有沉到基层一线,沉到群众中间,才能清楚的触摸到新闻宣传工作的本质属性,切实实现新闻宣传影响力的最大化。当年,毛泽东用“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来警醒和鞭策延安的媒体人,如今看来,这句话依然是一把利剑,直指当代新闻人肩上所应担负的责任和道义。

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不知民声民意,是做不好新闻工作的。在这个风起云涌突飞猛进的伟大时代,作为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新闻人,有了“才气”,还要多接“地气”,唯有此,才能写出有“灵气”、有“底气”的好作品,否则,只能“江郎才尽”了。

 

作者 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