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历史
邹城名人
董乾儒
2012年08月01日 

 

董乾儒,清末文贤教起义首领。一生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他领导的文贤教起义在邹城具有很大的影响,邹城至今流传着关于这次起义的民谣“峄山八寨赛北京,董乾儒坐朝廷”。

 

董乾儒祖居邹县城东门里。爷爷董长荣是嘉庆朝进士,曾任广东澄迈、乳源、英德等县知县。董乾儒自幼随爷爷在广东读书,对洪秀全传播的革命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曾细读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这三本书主要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其中也表达了洪秀全的人口思想。洪秀全完全排除人口增多会出现衣食不足的可能性,认为人类的生和死,都有上帝的妥善安排;“推翻清朝,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董乾儒对这些宗旨颇为倾慕。由于出身官宦之家,对平民百姓知之不多,他曾专门游历广东花县和广西桂林一带,实地考察劳苦百姓的生活。亲眼看到贫苦农民和烧炭工人的苦难,面对清政府的无能、社会的黑暗,他决定“放弃仕途,投奔革命”。

在考察民众生活时,董乾儒曾经巧遇一位先生,他俩结伴而行,相见恨晚,成为讨论时政的知音。这位先生健谈善论,宣讲洪秀全的思想深入浅出,使董乾儒茅塞大开。董乾儒正要询问这位高人的尊姓大名,先生却扬长而去,临行时留下四句话:“二马腾空去,翔飞子龙天。出尔半始得,洪福万民全。”苦思良久,董乾儒突然明白,这位高人就是洪秀全的知己好友冯云山。

1840年,董乾儒回到邹县城,广交同仁好友,秘密组织文贤教。咸丰八年(1858年)秋,他秘密进驻峄山八寨,落脚南华观,制定《山寨约守章程》,准备起义。同治二年(1863年)初,董乾儒的文贤教已发展到三十万人,号称铁甲五十万。于是,他决定举行起义,计划于5月15日凌晨,攻克邹城。为此事他先选了得力之人,潜入邹城作内应。殊不知队伍内部有清军奸细,已将消息密报了县衙。他派作内应的人,一进城即被抓获,并招供。于是清军连夜全城戒严,将董乾儒家中老小十四口全部处死,亲朋好友被株连者九十六人一同遇害,暴尸十天。                                 

1863年3月30日,邹县知县张体健引清兵攻破峄山圩七寨,董乾儒逃脱。4月下旬,幅军首领程四虎、刘双印等率七八千人合于文贤教。僧格林沁进驻济宁,派漕标总兵黄国瑞对文贤教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僧格林沁亲临峄山指挥,清军以“千金”字据买通向导,引兵入山,战火烧遍全山上下。南华观的大门被轰开,清军如潮涌,山寨被攻破,教军与清军展开了生死肉搏。5月初,清军攻占幅军重要据点云谷山,又攻占峄山八寨。8月2日,文贤教南、北围寨门同时被清军突破,寨墙内村寨均为清军攻占。文贤教主力撤至平山顶、杨家峪、凤凰山、西底圩据守。8月31日,清军攻入凤凰山,进攻峄山,破刘庄、枣庄,董乾儒为清军所捕。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清军于碧桃庵三官庙、焚松岭下、南华观连开三处杀人场,抛尸涧谷,形成万人坑十几处。

董乾儒化装成百姓模样出逃,被识破,落入敌手。后被杀害于邹城西门外。在刑场上,董乾儒索取纸笔,依然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生旧情断,旦等后来人”的诗句,英勇就义。(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