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历史
邹城名人
马邦玉
2012年08月01日 

 

博学多才的人,每每在事业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声誉,贡献也比一般人要突出,受人仰慕。博学多才的人愈多,社会就会愈进步。滚滚洪流要靠涓涓细流汇成,渊博的知识是靠长年苦学的积累。马邦玉就是靠不断地勤奋学习,博览群书,成为学识渊博的治学者。

 

马邦玉,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人,字荆石,祖居鱼台县池头聚村,到马邦玉时,迁居邹县城南安马庄,故又号寄园。

马邦玉在幼年时就非常聪明,智力过人,七岁时能属文,每天读书千言文字。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选为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其中一种“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先后出任费县训导(明清时,各府、州、县均设训导官一人,协佐教授与学正、教谕的学校管理事务,官为从八品)、单县教谕(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官。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谕,与训导共同负责县学的管理与课业,官为正八品,掌文庙祭拜,教育所属生员)等职,后升任登州府教授,未到任而卒,终年64岁。

马邦玉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致力于诗赋、古文及金石考订之学。他从事教育多年,二十岁时游教江南,曾经在萧县、宿县、灵壁县等地任教,传授自己的知识,培养出大批的文人志士。后来回到齐鲁大地,精心传授知识,生徒遍及鲁南地区。在单县任教谕期间,复创置学署,佐县令修理鸣琴书院,并建义学30余处,文教渐兴,成效明显。单县人经他指授者,科第相属,当地人都把他作为非凡的师表加以尊崇,大府名门深奖异之。马邦玉兴趣广泛,对金石考古学很感兴趣,在清嘉庆二十一年四月,马邦玉路过昌邑县时,发现当地百姓专门为杨叔恭立的一座扬名碑,但因年久断塌。他有感于杨叔恭为官清廉、勤政恤民、治有声望,又痛惜石碑年久而遭损坏,就把石碑运至塾学,妥为保管,并认真研究。马邦玉心怀坦荡磊落,务实绩而不徒虚名,他常说:“读书须蓄道德,能文章。若徒志功名,品斯下也。”他因学识渊博,对诗赋、古文颇有研究,一生著述非常多,计有《汉碑录文》、《金石寓目记》、《怀续堂文集》、《诗集》、《古意记存》、《寄园随笔》、《怀续堂诗古文集遗稿》、《历代纪年》、《法帖评语》、《名画记略》、《前哲格言》、《前事偶及》、《汉魏诗题词》、《韩诗弁言》、《王汪诗刊误》、《诗话拾余》等书。上述书目,大都由他的二儿子星翼收集辑录,部分著作已焚于兵火。

马邦玉有三子,都颇有成就。长子马星房与次子马星翼,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同榜举人。马星房,字伯府,号驺山。博闻强记,善书工诗,著有《驺山漫录》、《琅环丛书》及《妗痴符》诗集。次子马星翼,字仲张,号东泉,与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为同年,并且关系至密,著有《尚书广义》、《诗经广义》、《论语辑说》、《国策补遗》、《名儒世系图考》、《峄阳随笔》、《凫峄旧闻》、《诗文集》、《诗话》等书。三子马星萁,岁贡生,号鲁川,嗜古好善,著有《孝悌忠信语录》、《诗草》、《金石续编》等书。(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