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新闻动态
部门动态
邹城:全面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
2025年07月23日 

近日,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孟子湖中学获评济宁市第三批市级特色高中。至此,邹城市域内公办普通高中已实现济宁市级特色高中“全覆盖”,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也新增成员,累计建成省级学科基地1个、市级学科基地10个。这标志着邹城市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的进程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系统布局,擘画高标准发展蓝图

多年来,邹城市教体局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特点及政策导向,持续整合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通过引导每所学校紧扣人才培养需求与自身办学实际,明确特色发展方向、培育优势学科,充分激发办学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形成“一校一风格、校校有特色”的格局,实现全域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均衡发展,构建了“一核四翼一助力二补充”的高中教育发展体系:以邹城一中为核心,邹城二中、实验中学、兖矿一中、孟子湖中学为翼展,龙山高考培训学校为助力,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正德高级中学为补充。秉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差,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理念,公办与民办高中协同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共同奏响建设教育强市、擦亮孟子故里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的和美乐章。

聚焦特色,构建多样化发展生态

邹城市作为经济强市、人口大市、文化名市,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且兼具特色与多样化的高中教育满怀期待。推进高中教育公平、缩小校际差距,让更多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既是牵动领导决策、社会关切、家长期盼与学生向往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教育工作者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邹城市以特色高中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校校有特色、百花齐绽放”的发展格局,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的多元需求,更推动学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跃升。各高中立足自身文化底蕴精准定位,深耕细作一批长期坚持、持续优化的特色项目,建设人文类、科学类、艺体类等特色类别学校,发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政治、体育、音乐等特色学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特色维度,积极探索国防教育类、民族教育类、国际化类、普职融通类等新方向,推动更多特色项目落地生根、成果丰硕。通过厚植“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教育生态,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深远影响力与强大凝聚力,让高中教育在多样化发展中焕发蓬勃生机。

深耕细作,夯实科学性发展支撑

紧扣山东省、济宁市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优势学科培育、特色教师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示范引领带动五大工程。一是优势学科培育成效显著。邹城一中跻身省、市首批特色高中,邹城二中、实验中学、兖矿一中、孟子湖中学成功创建市级特色高中;全市累计建成省级学科基地1个、市级学科基地10个,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学科教学高地。二是特色教师培养成果丰硕。近三年,20余名教师获评省、市“三名”工程人选、特级教师、年度思政课教师、齐鲁名师、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等荣誉,5人参与山东省对新疆、青海等地的送教助研活动;每年有20余人获市级以上业务表彰,2025年7月,邹城一中李明索老师被推荐为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人选,58人成功入选济宁市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培养人选,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持续提升。三是教学模式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课堂教学,大力推行项目式、探究式学习,着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均执教、点评省市级公开课10余节次,教学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四是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特色社团,拓宽实践渠道,丰富特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联合育人、课题研究等,强化教科研支撑,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孟子湖中学“行走的思政课”——《体悟浩然之气,涵养家国情怀》入选《时事(高中版)》杂志,邹城一中入选济宁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五育融合的教育生态愈发浓厚。五是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凸显。常态化开展特色学科示范教学、师资培养、联合教研、联合育人活动,2023年11月成功承办山东省普通高中送教助研活动,2024年12月由实验中学承办济宁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同步教学展示活动(高中),充分发挥特色学校、学科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五大工程的系统推进,为邹城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推动教育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字报道:李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