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新闻动态
部门动态
邹城:以全链条智慧治理破解餐饮油烟难题 实现环境与民生共赢
2025年07月16日 

近年来,邹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创新构建全链条管控+数字化赋能+长效化管控的餐饮油烟治理体系,成功探索出一条精准高效、可持续的智能化路径,实现了环境质量与民生满意度双提升,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生动范本。

智能识别驱动,精准锚定油烟污染底数

治理的前提是知根知底。邹城市以数据筑基,持续深化1+8登记管理制度1家餐饮单位+8项附属资料),对新入驻餐饮商户实行进门即登记、开业即纳入,确保城区1889家餐饮商户完成建档,档案覆盖率实现100%。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发邹城油烟治理小程序,建立商户一户一码电子身份证,集成商户基础信息、净化设施参数、清洗记录等全要素数据,形成精准、动态更新的一店一档全要素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靶向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差异施策赋能,创新分级管控治理路径

治理的关键是“分类施策”。针对餐饮油烟排放特点,实施分类分级管控:一是在烧烤治理这一难点领域,严格执行一改三进六定标准(即:改无烟炉具,烧烤进院、炉子进店、油烟进管,定区域、定时间、定保洁、定责任等)全面取缔露天烧烤,引导不符合条件的商户入驻专业烧烤城二是加强动态监管,实行“高峰巡查+错时执法”,午晚餐饮时段重点检查,通过“邹城城管通”实时上传执法记录,大幅提升执法效率与规范性,年内立案处罚100起,形成“违法必究”的强力震慑。三是通过公示制度压实主体责任,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净化设施标准、清洗记录及执法检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

协同机制领航,织密全域立体监管网络

治理的保障是“体系协同”。邹城市设置市级、镇(街)、社区三级网格,印发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配备网格员落实管理责任构建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全域覆盖的治理格局。推行212工作法”——运用“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实施动态管理、通过部门台账跟踪任务进度,利用正面通报+反面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有效凝聚多部门协同治理的强大合力同时,建立“网格化包保+联合执法”机制,确保巡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反馈销号形成管理闭环,实现监管无死角、责任全落实。

数字技术赋能,打造智慧治理创新范式

治理的突破是“数字赋能”。邹城市以科技为翼,打造“线上+线下”智慧监管体系:一是智慧终端应用。为执法人员配备“邹城城管通”终端,现场可即时调阅商户档案、比对历史照片,实现快速精准检查,并建立分级预警响应机制。二是在线实时监测。重点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等场所安装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PM2.5、非甲烷总烃等指标,数据异常自动触发预警,推动问题即时整改。三是监管平台融合。“邹城油烟治理”小程序数据实时同步至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并与配套规划的餐厨垃圾监管数据库互联互通,实现油烟治理与餐厨垃圾收运轨迹可视化、过程可追溯、执法可协同的“智慧闭环”

多元价值统筹,构建共赢发展治理生态

治理的成效是多元共赢。邹城市通过创新机制与模式,实现了多维度、多主体的共同受益一是城市环境与治理效能双提升。通过“油烟+餐厨垃圾”协同治理,餐饮油烟扰民投诉量下降38%,重点区域PM2.5浓度同比下降20%油烟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从62%大幅跃升至94%,助力“蓝天保卫战”取得实效。二是经营成本减负与合规动力增强。协同执法模式变“多头检查”为“一次综合查”,有效减轻了商户迎检负担和合规成本。智慧监管(信用惩戒+非现场执法)让合规商户感受“无事不扰”的便利,信用良好者更能享受政策红利。三是诉求高效响应与生活环境焕新。“接诉即办+回头看”机制确保群众关于油烟、餐饮垃圾的烦心事“马上办、有回音、真解决”,诉求响应“零距离”。四是资源整合优化与治理目标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城管、环保、市场监管、环卫等在执法、数据、资源上的高效协同(如“油烟+餐厨垃圾”联合整治),避免了重复检查和资源浪费,大幅提升了行政效能。 

展望未来,邹城市将持续优化“人工巡查+智能检测+联合执法”模式,拓展数字治理应用,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建设餐饮油烟治理示范街,培育绿色餐饮示范店,推动餐饮油烟与餐厨垃圾治理迈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精准化、协同化,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贡献更多邹城智慧与实践力量!

 

文字报道:路贻平 王丽红 李贤贤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