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 绘就邹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合照.jpg

【李冰】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邹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邹城答卷2023”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很高兴邀请到邹城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延亭先生,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杰先生,邹城市发展和改革局服务业发展科科长孙玉纯女士,邹城市发展和改革局动能转换协调科科长赵海峰先生,请他们共同为我们介绍2023年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局长作介绍,有请。

王延亭.jpg

王延亭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邹城市发改局,向各位记者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邹城发展改革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围绕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的奋斗目标,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打造产业强市、建设双百城市,开创了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经济运行健康向好。2023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居济宁第1位,增幅济宁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6亿元、增长9.5%四上企业达到1163家。县域经济5+1高质量评价连续四个季度列济宁市第1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加速推进总投资1130亿元的231个重点项目,10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25个项目入选济宁市级产业项目,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投资完成率120%集中开工总投资253.6亿元重点项目38个,兖矿能源智慧制造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14个项目获政府专项债支持,45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年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综合成绩列济宁市第13个项目入选十佳”“五佳项目,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位列十佳项目第1名。助企攀登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80个攀登项目,解决企业政策供给、金融支撑、科技赋能、土地保障等问题170项,保障项目用地2100余亩、能耗指标28.9万吨、煤耗指标50万吨,协调融资74亿元,解决用工2500余人,87家攀登企业完成营收783.8亿元增长34%。全市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70家、过10亿元企业28家、过百亿元企业3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绿色工厂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瞪羚企业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园区功能实现新提升。实施中压锅炉、北控污水处理厂、兖矿能源智慧制造园区雨污管网等工程建设,提升高精新医药孵化中心水、电、汽、暖等基础设施配套,新建标准厂房21万平方米、雨污管网26公里,提升道路11公里。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国园区水效领跑者和省级节水标杆单位、省级海智工作基地

二、产业培育质效并进。坚持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牵引,深入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攻坚行动形成了更具竞争优势、更具聚合效应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围绕全市“1+5”产业集群,动态更新13条产业链图谱,全力打造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两大千亿产业集群,济宁能源精密制造产业园、泰山玻纤新材料基地等六大百亿板块,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落地,“1+5”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40亿元。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优势彰显。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71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04万亩,总产9.7亿斤,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38万吨,恒发、常生源等5家企业获评全国工厂化食用菌重点企业邹城蘑菇品牌价值达20.53亿元,看庄土豆”“峄山桃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心店草莓被评为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1家、在库企业达到105家,数量济宁第一,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46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万户,市场主体突破11万户。培育农文旅融合型小巨人企业10家,建设乡村精品文旅示范样板85个,培植乡村文旅品质小店150家,获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

三、城乡一体加速融合。坚持城市、城镇、乡村一体推进,打造产城融合的载体、城乡融合的平台、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更有品位。加速推进双百城市建设,聚焦产城、景城、人城融合拥湖发展,构建一核一环四区发展布局。大力推动环湖片区、啤酒厂片区、三里营等5个千亩片区开发,落地建设锦绣乾城、绿城诚园、雍泽府、兆山云境等13个优质房地产项目。实施17处老旧小区、3357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15条、16.3公里合流制道路管网改造。新建改造弘义路、信忠路、营西南路等主次干道17.35公里,完成300余处、6.5万平方米的建筑前区维修,创建10个济宁市级美好家园示范小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积极进展。城镇更加靓丽。投资7668.9万元开展一提升、两治理、三改造专项整治行动,镇街驻地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实施城镇建设样板标杆示范工程,城前、郭里2个济宁市精致城镇建设试点镇的13个重点建设项目,城前、郭里、太平3个乡村公共服务能力示范镇的14个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太平、北宿、城前、中心店4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太平荣获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镇,看庄、大束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乡村更加和美。持续推动大束镇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城前镇济宁市级示范区及5个县级示范区建设,累计创建省、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45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推进840个星级村提档升级,完成农村改厕2178户、危房改造92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3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100%

四、改革开放释放活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科技赋能、汇聚政策红利,塑强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对上争取捷报频传。试点示范争取成效突出,蝉联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获评省工业强县、对外开放强县、现代流通强县、文旅康养强县以及全国节水型城市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荣誉试点。2023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竞争性资金53.77亿元比上年增加16.05亿元;争取省级以上政策项目197比上年增加23。对上争取工作列济宁市第1科技创新持续突破。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项,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9家、总数达到83家,兖矿能源集团煤液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重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总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42家、182家。累计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3人,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新增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型区域试点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53项,医保服务标准化等9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通过验收,202项改革经验做法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宣传推广,5项工作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程网办率保持在98%以上,215跨省通办事项和298全省通办事项落地实施,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做法获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推广。

五、安全发展持续稳定。注重守底线、防风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牢安全生产、粮食能源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精准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完成里彦电厂4台机组关停和邹县电厂1台机组改造持续开展水环境突出问题安全隐患排查行动,排查整改问题6115个,5个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开展化工行业、电气焊作业、体育场馆、消防、自建房屋、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改问题隐患5.72万项,巡查山林230万余亩,自建房隐患鉴定率和整治率达到100%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车辆462辆。能源粮食保障有力。强力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全年煤炭消费量470吨,超额压减39万吨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完成新上节能减煤项目18个。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71万千瓦。完成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确保储备粮油规模完整、储备安全,建设物资储备站点70处,建成鲁西南县级最大综合物资储备库。风险化解稳妥有效。集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矛盾纠纷调处、风险隐患清零、治安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督办重点群众诉求事项11006件,办结10524件,办结率95.62%,入选全国治理能力百强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六、民生事业保障有力。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社会就业平稳向好。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904个,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7场,促进达成就业意向1.4万人次。创新打造镇街就业驿站16处,入选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揭榜领题标志性项目。教育惠民成效显著。高标准承办全省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大会、济宁市第16届运动会,铁西、孟子湖教育园区等重点教育工程稳步推进,北城教育园区、老一中顺利投用,新增学位8700个,高考清北上线6人,中考高考成绩在济宁市全面领先。文化供给丰富多彩。举办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8000余场次,创作完成村歌80余首,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处,新建标准化智慧化城乡书房3处,孟子湖社区城市书房入选济宁最美城乡书房。医疗体系不断健全。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评审验收,成功创建第一批山东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县,医养结合机构数达到21家,居济宁市首位,全市38家医院全部实现住院、门诊慢特病和普通门诊跨省及省内跨市联网直接结算。社会救助持续完善。发放救助资金2.0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2万人邹全助社会救助品牌、邹全救助码上服务案例分别获评省优秀品牌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成奖。22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回顾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和共同奋斗市发改局作为宏观经济牵头部门,新的一年,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攻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对上争取、绿色转型等重点工作,以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市贡献更多发改力量

谢谢大家!

【李冰】感谢王局长的介绍,下面进现场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名称,谢谢!

【邹鲁融媒】各位领导好,我是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请问《意见》对我市下一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孙科长回答。

孙玉纯.jpg

【孙玉纯】好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去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山东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意见》明确了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即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全省服务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放大发展优势,加快补齐短板,激活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具体包括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实施服务业补短提升十大行动、保障措施等方面。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产业新体系方面,《意见》提出,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建设,围绕发展基础较好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流通、软件服务、工业互联网、商务服务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巩固提升、放大优势;着眼提升服务品质、改善人民生活,加快促进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养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五大生活性服务业,提档扩容、优化供给;聚焦新领域新赛道,突破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服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六大新兴服务业,提速布局、补齐短板深入实施服务业补短提升方面《意见》提出“十大行动”:1实施产业深度融合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2实施数字赋能增效行动,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3实施集群集聚发展行动,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构建与人口、城镇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4实施企业矩阵培育行动,全面提升服务业市场主体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5实施招商引资行动,加快引进优质服务业企业和优质服务业项目6实施消费引领扩容工程,巩固批零住餐、房地产等传统消费,拓展新兴消费7实施品牌标准升级工程,强化质量标准引领作用,塑强山东服务业品牌8实施改革创新行动,创新优化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9实施开放合作拓展工程,加快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激发市场活力10实施人才引领行动,强化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指出,围绕以上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要素保障、项目支撑、人才引领、督导评估体系,保障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步,市发改局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济宁市发改委工作安排全面深入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一是继续挖潜增量,精准服务企业。认真研究细分行业,针对仍存在空白的细分产业,定向培育引导;完善、充实、健全服务业准四上、种子以及幼苗企业项目库,深入挖掘新纳统服务业企业,了解企业需求,联合各业务主管部门多方位帮扶指导,助推企业纾难解困做好服务业企业纳统培育。二是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按照政府领导、属地管理、部门培育的服务业指导培育体系,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建立动态机制,层层传导压力、步步压实责任,确保服务业指标工作任务取得成效。三是强督考、压实责任。对指标目标完成情况建立月调度通报制度,推进各项指标任务抓实抓细;完善服务业考核相关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确保顺利完成2024年工作任务目标。

【济宁日报】各位领导好,我是济宁日报的记者。据了解,2023年邹城市成功创建了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型区域试点,请问在试点创建上,我们的总体思路及工作举措有哪些?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赵科长回答。

赵海峰.jpg

【赵海峰】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市委、市政府将区域试点创建作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设立试点推进工作专班,建立综合会商、协调推进、督导调度工作机制。市发改局作为牵头部门,紧盯创建要求,与编制专家组沟通,深入谋划试点思路,高标准编写申报书,经市级推荐、省级部门联合初审、专家竞争性答辩评审等环节,我市成功入选试点名单,充分展现了我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在试点创建上,我们紧紧围绕“1234”工作总思路,统筹抓好试点推进。聚焦一个核心,培育县域标志性产业链和特色产业,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两个支撑,一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二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锚定三个定位,一是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高地;二是京沪廊道先进制造集聚区;三是生态宜居幸福城。实施四大推进措施,一是融链固链,打造县域地标产业集群。以推动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链长”“群长统筹指导和链主引领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强链补链稳链合作示范项目。二是创新飞地做强科技创新硬支撑借鉴长三角创新飞地建设模式,发挥比较优势,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平台、人才建设、技术攻关等要素支撑,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三是品牌引领,打通蘑菇全产业链条。强化政策引导扶持、科技创新支撑、区域品牌再造等举措,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升级,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提升邹城蘑菇品牌竞争力。四是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要素保障能力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主导产业培育园区平台搭建、基础设施提升、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上集中发力,推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试点深入实施,我们在打造县域地标产业集群、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邹城经验”,争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范。

【邹城在线】各位领导好,我是邹城在线网站的工作人员。请问今年发改局计划如何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工作?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陈主任回答。

陈杰.jpg

【陈杰】项目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硬支撑,是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抓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强化大局意识、拼抢意识、服务意识,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进姿态,抢抓政策机遇期、施工黄金期,深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一是突出重点抓开工。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硬支撑,坚持抓重点、重点抓,对8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开复工情况、手续办理情况实行日调度、周通报,督促项目单位完善前期手续,认真研究梳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能开早开、应开尽开。牵头做好济宁市、邹城市集中开工活动筹备,筛选确定集中开工项目、指导做好现场准备,督导调度项目进展情况,鼓足干劲、大干快上,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奋力实现开门红

二是争分夺秒赶进度。会同有关指挥部、镇街、部门,策划生成2024年全市百项重点工程项目清单,明确年度投资计划、任务目标,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切实促进项目建设,对123个总投资15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6.5亿元的百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台账化推进,将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月、细化到旬、落实到人,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实物量、投资量、工作量三量齐增

三全力以赴解难题。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化重点项目分级分类要素保障,尽快落地2024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抓住政府专项债、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支撑带动作用,切实破解项目建设土地、资金要素制约。召开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通过集中分办、挂牌督办等方式,精准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拓展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为项目提供一对一的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合力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

【李冰】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解答和媒体的关心关注,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有需要深入采访的媒体,可以在会后联系市发改局,联系电话是5214304。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谢谢大家!

添加时间:2024-02-23 17: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