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合照.jpg

【李冰】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午好!欢迎参加邹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场,很高兴邀请到邹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夏女士城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新庆先生,邹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民政事务中心主任张正先生,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俊峰先生为我们介绍全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

首先,有请张夏部长做介绍。

张夏.jpg

张夏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专班,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并一直关心关注我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乡村文化振兴有关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近年来,邹城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一、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一是理论宣讲走深走实组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等8支宣讲队伍,灵活运用宣讲+文艺”“宣讲+网络等形式,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开展习语润儒乡宣讲4.7万余场次,受众203万余人次持续推动党的声音进万家,不断擦亮习语润儒乡·邹鲁新声常态化宣讲品牌。

二是让见贤思齐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最美人物、道德模范、邹城好人等典型选树工作,涌现出各类先模人物1100余人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宣讲进乡村活动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激发了乡村振兴正能量。

三是让传播普及更加广泛组织市委党校专家、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专家、社科专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组织备课,编写20余篇高质量理论宣讲教材,进一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利用邹城外宣网、邹鲁融媒APP等全媒体传播方式,积极对接各级主流媒体,推送宣讲视频,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

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实现中心(所、站)五有标准全覆盖基础上,延伸拓展4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83个文明实践积分超市、270个公园广场、2964个文明实践家庭站,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以儒润邹城365”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着力深化 五为志愿服务,在全市实施了泉小哥”“春雨文艺”“敬老月打卡”“幸福蓓蕾1+N”59个精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20.7万余人、志愿服务队伍1281支,累计服务时长1300万小时。

二是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美德邹城 崇善致美为主题,在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五个领域打造21个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点,策划推出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云课堂”“寻找你心中的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文明实践·有你有我有奖竞答等活动,12000余名群众参加了线上线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自律助人、孝老爱亲、诚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在2022年全省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会上做典型汇报发言。

三是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统筹城乡文明融合发展,以城带乡、共建共享,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目前共创建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村镇47,济宁市级文明村镇97个,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达标村覆盖率100%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和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广泛宣传宣讲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以优良家风激活乡村文明新风。

三、持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形式依托两节一晚(母亲节、邻居节、乡村村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孟言孟语进生活幸福文化快线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群众提供文艺演出、主题展览、阅读服务、公益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全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195,精品戏曲进校园130场次,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3057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951场次,组织全民阅读活动3660

二是传承乡村文化记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风近邹鲁 礼乐中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建设,这也是全国唯一设在县市区的基地。加强非遗工坊建设,命名柳下皂、峄山松墨等33个非遗工坊,伏陶文化等7家单位入选济宁市级非遗工坊。杨峪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邾国故城遗址发掘入选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城前镇渠家庄、太平镇南亢阜村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名单,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邹城工作站挂牌成立,是在全省县级设立的第一家工作站。

三是做强乡村文化产业。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打造邹鲁尚品特色品牌,建成全省首个山东手造直营商店,伏陶文化公司入选山东手造 优选100”获奖名录,《山东宣传工作》刊发《邹城市打造山东手造 邹鲁尚品特色品牌》经验做法。做精做优孟子修学游”“邹东深呼吸两大旅游品牌,推动大洪沟、越峰、泉山沟等特色村庄市场化开发,城前镇入选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镇),城前镇渠家庄村、大束镇钓鱼台村、田黄镇林丰村入选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张庄镇上磨石岭村、城前镇越峰村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孟庙孟府、上九山村、泉山沟村入选黄河生态旅游体验季10条主题线路。

下一步,邹城市将厚植乡村文化振兴土壤,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新风尚,以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成果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谢谢大家!

【李冰】感谢部长的介绍。下面进行现场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名称,谢谢。

【济宁日报】各位领导好,我是济宁日报的记者。五为志愿服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想信念、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对于弘扬时代新风凝聚人心、增强群众主人翁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问深化五为志愿服务方面,邹城市做了哪些工作?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张夏部回答。

张夏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需求,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五为志愿服务,常态化、有效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力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打造特色品牌,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健全儒润邹城365”志愿服务品牌体系,推行“3+5”社区联动机制,打造儒润邹城·善立方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明确了志愿服务工作服务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乡风文明建设、参与社会治理3个层面,重点在村居、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窗口、家6个领域,在每月51525日常态化开展集中性五为志愿服务的工作要求实施了敬老月打卡”“幸福蓓蕾1+N周末爱敲门”“幸福护航等一批精品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扎实开展。

二、精心培育队伍,打造志愿服务“生力军”。构建“1+17+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成立了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17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动员党员干部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打造了一批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志愿服务主力军,带动了以邹城市志愿者协会、圆梦微公益服务中心、文莉爱心志愿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三、广泛开展活动,唱响志愿服务“主打歌”。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深入开展精准滴灌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022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开展了学习雷锋志愿行·全民共创文明城”“新时代·新征程宣讲大赛”“送您一朵小红花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100余场次,惠及群众74万人次。

四、挖掘优秀典型,立起志愿服务“风向标”。34日,在全市举行了2023年邹城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表彰暨五为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表彰了邹城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展示交流了近年来我市涌现出的优秀五为志愿服务项目。近期,我们在全市范围征集了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并计划在下半年进行评选和表彰,引导群众进一步了解、尊崇、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李冰】请继续提问。

【邹鲁融媒】我是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近年来,城前镇的文化和旅游工作亮点突出,据了解,在上个月举行的全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城前镇被作为典型全省推广,您能介绍一下城前镇相关的工作做法吗?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李新庆镇长回答

李新庆.jpg

李新庆感谢对城前工作的关支持。近年来,城前镇创新融合发展理念,以完善的公共文化阵地为基础,加速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互融共进,打造了一座文旅生态产业升级、文化服务事业繁荣的文化魅力古城,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2022,城前镇荣获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新创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省景区化村庄1处,省红色文化特色村1处。321日,在山东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镇级典型面向全省推广。

一是建设公共服务新体系,加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标准建设镇村两级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构筑覆盖全镇的“15分钟文化生活圈。创新公共服务新场景,招引社会资本建设4800平方米的市民艺术生活空间,引入济宁第一家乡镇院线影院、新华书店,打造蓝陵书画院、乡村书吧、共享自习室等公共服务文化空间,既成为本地居民休闲的文化高地,又成为游客的旅游打卡地。持续丰富群众公共文化活动,依托蓝陵古城特色文化,创新开展蜜粽飘香、月满亲情等文化主题系列活动40余次,显著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丰富以文塑旅新内涵,加速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借助文化富矿,做足文化旅游联姻文章,投资5.8亿元建成3A景区4处,引导景区通过文化与旅游牵手,借助文化软实力,提升景区精气神。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深耕农事生产、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打造以乡村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建筑为特色的村落景区,创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旅游特色村3个、省景区化村庄4个。坚持地区文化特色,先后举办6届蓝陵桃花会等特色节会活动,大力推介城前旅游形象,擦亮城前旅游金字招牌。

三是培育以旅彰文新业态,构建多元文化传播载体。拓展文化体验新形式,在越峰山景区打造非遗技艺传承发展平台,吸引蒸馏白酒、石磨豆腐等9种传统手工技艺入驻,让游客走近非遗、品味非遗、爱上非遗。探索科普服务、民间戏曲、红色展览进景区,让群众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精心实施古城文化元素植入行动,将古城元素融入驻地建设,全方位昭示历史文脉。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李冰】请继续提问。

邹城在线】各位领导好,我是邹城在线网站工作人员咱们民政局作为移风易俗工作双牵头单位之一,在推行移风易俗,倡树婚俗改革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做法?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张正主任回答。

张正.jpg

张正】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以来,市民政局聚焦倡树婚俗新风,推进殡葬改革,突出群众自觉、全面参与,通力协作,突出机制保障、常态长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明新风逐渐深入民心,市民群众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在全市城乡形成了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一是深化婚俗改革,弘扬婚风正气

1、在市婚姻登记处设立宣传阵地,进行健康婚风、文明婚俗教育,通过向新人发放抵制低俗婚闹 倡树文明婚风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宣传文明婚俗,弘扬文明新风。

2、弘扬传统的优秀家风文化,传承诗礼传家的圣贤家风家训,组织开展优秀家风宣传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文明宣传专场26次,发放宣传单7000余份,政策解答300余次,有力推进婚俗改革,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

3、与市妇联合作,组建了62人有专业资质的婚恋家庭辅导志愿者服务队伍。近几年,通过他们耐心专业的调解,众多濒临离散的家庭破镜重圆。截至目前,共辅导3662对,劝和2198对,劝和率超过60%有效维护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4、与市委宣传部、团市委联合发布《抵制婚闹,争做文明新人!》倡议书,召开邹城市抵制低俗婚闹暨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与婚庆公司签订《推进移风易俗、抵制低俗婚闹行为承诺书》,进一步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喜事新办、简办的文明新风尚。

二是推进殡葬改革,倡树文明新风

1、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助力乡村文明建设。要求理事会主任统一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理事会工作负总责。目前全市614个村居均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同时,积极发挥村(居)干部和老党员的作用,指导其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编印《红白理事会培训教材》,组织全市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2000余人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工作专题培训,加强全市红白理事会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建设,提升全市红白理事会为民服务能力。

2、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推行惠民利民政策全覆盖,免除遗体消毒、火化、接运、骨灰寄存殡葬基本服务费用,落实单人惠民殡葬费用1260元,实行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核减,确保政策便民惠民利民,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

3、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引领文明祭扫模式。根据省济宁市关于深化移风易俗推动绿色殡葬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邹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63处,最大程度让群众省心、省力、省钱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邹城】各位领导好,我是新邹城网站的工作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请问,咱们邹城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李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有请李俊峰局长回答。

李俊峰】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市文旅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为导向,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市文化馆、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正在打造国家一级馆,完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16处镇街均有综合文化站(图书馆、文化馆分馆),614处村(社区)配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孟子学堂、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并全部免费开放。创新打造100个文旅融合种文化创生活小院,城区建有孟子大剧院、钢山剧院、20孟子书房,将城区特色阅读空间纳入孟子书房体系;镇村设立10乡村书房示范点,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二、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孟子乡音服务队志愿服务品牌,村村建有文化队伍,月月开展文艺演出、文化培训、文化展示、公益课堂、送戏读书等一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文艺业余队伍800余支,引导开展广场舞、太极拳、徒步队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2022年济宁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评选中,城前镇入选为济宁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香城镇北齐村、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郭里镇爷娘庙西村入选为济宁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

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我市千泉街道文博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城前镇市民艺术生活空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非遗精品展馆”“伏羲·陶文化传承基地”4家单位入选2022年度济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五、文化惠民演出方面。2023年,一年一村一场戏演出计划1000场,采用竞争性磋商的方式公开招标10个有演出资质的文艺演出团体,戏曲进乡村实现千场大戏进农村全覆盖。各镇街按照合并前的村居数进行购买两场文化惠民演出,实现村村到,达到一村一年三场戏的演出场次。

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为进一步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邹城市积极培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色本土非遗工坊企业品牌,全面助力激发产业活力。目前已认定第一批邹城市级非遗工坊,共33个。其中,济宁市级非遗工坊7个。2023年,我们将继续发掘、认定第二批邹城市级非遗工坊,坚持文化产业赋能,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针,构建乡村手造文旅大市场,激活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李冰】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解答以及媒体的关心关注,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还有需要深入采访的媒体,可以在会后联系市乡村文化振兴专班,联系电话5115957。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大家!

 

添加时间:2023-04-06 17: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