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遗产
文物
邾国陶文
2012年08月02日 

 

东周至秦汉时期邾国在陶器上钤印或刻划的文字。据考古调查:邾国陶文主要分布在邾国故城内,以今纪王城村东至张庄村西南金水河两岸最为集中。在邹城市境内8处古文化遗址中也发掘出邾国陶文。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已收藏邾国陶文3000余件。

清代中叶,邾国陶文引起金石学家的注意。道光十七年(1837年)版《邹县金石志》记述邾国陶文发现情况。光绪初年,潍县陈介祺《篮斋藏陶》一书收录邾国陶文4000余件。益都孙文楷《木庵古陶文释》、丹阳刘鹗《铁云藏陶》及吴大徵《说文古籀补》、顾延龙《古陶文替录》等书中也都收录了大量邾国陶文。民国初年,王献唐赴邾城考察,较为详细地调查了陶文出土地点和分布区域,有《邹滕古陶文字》一书刊行。建国后,文物部门对邾国故城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发现了东周时期官营、私营制陶遗址及陶窑群,同时对陶文的分布、地层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邾国陶文以东周时期的为主,汉代次之,秦代较少。东周邾国陶文.主要见于盆沿、豆柄、罐口沿或肩部、瓮的肩部外侧、砖瓦外部。其制作方法主要是铜质印章钤印,另有刻划。钤印是在陶器坯胎未干时直接将文印压上去,字迹清晰。东周邾国陶文以单字为主,字体为大篆,主要是阴文,个别为阳文,少见边框。内容有戳记符号、工匠姓氏、陶工里籍、窑场名记、器具用途等。秦代邾国陶文主要是陶量上的秦诏文。四字一组,钤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召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钤印字迹清晰,结体端庄,边框整齐。有的陶量底部印有”驺’字,表明系当地窑场制造。汉代陶文主要刻印在泥质陶瓮、盆、罐和器座上。以刻划为主,钤印法极少。刻字内容多窑场记号或工匠姓名等。用笔流畅、结体活泼,多系陶工信手刻划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