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精神文明
文明培育
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02月12日 

邹文明发〔20141

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显效年、提升年”的总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为建设“和谐幸福新邹城”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扎实开展思想道德建设

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习宣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贯穿全年。做好公民道德宣传日的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三个倡导”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

2、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儒家文化特色,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意见,办好“孟子公开课”,开展“诵中华经典、学道德模范、做有德之人”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家庭活动。在各类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集中刊播以孟子、孟母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打造优秀儒家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研究制定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将诚信建设纳入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在企业、集贸市场、商场、农村等领域,开展诚信创建和评选活动。开展社会征信体系试点工作,推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加大社会宣传,培育诚信文化,营造诚信氛围。

4、深化“四德”工程建设。按照《济宁市四德工程示范市建设工作标准和责任分工》要求,完善四德榜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居覆盖率达到100%,上榜人数占人口总数的50%以上。积极推进企业、学校、机关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探索建立公民四德建设档案。全力争创“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

5、抓好“道德讲堂”建设。坚持示范引领、分类实施,充分发挥省、济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示范带头作用,各村居、邹城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必须建有“道德讲堂”,健全完善档案资料,定期开展道德宣讲活动,不断丰富“道德讲堂”等内涵,逐步扩大道德讲堂的覆盖面和实际效果,引导群众修身养性、尊崇道德。

6、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学习宣传。组织开展“邹城先锋”、“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健全道德模范人物的宣传、学习、褒扬工作体系,继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利用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宣传平台,兴起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道德模范热潮。积极参与济宁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评佳活动,及时推荐上报“济宁好人”、“山东好人”等典型。做好关爱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工作。

二、筑牢文明城市创建基础

7、迎接省级文明城市测评。根据文明城市测评内容标准和测评方式方法的新变化,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梳理重点及薄弱环节,细化分解指标,明确重点任务,严把时间节点,掀起新一轮“创城”热潮。逐项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任务,确保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测评。

8、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具有服务职能窗口单位,开展创建“文明尚礼窗口单位”活动,完善行业规范。重点抓好公共交通、旅游景区、金融网点、政务中心等窗口行业和单位创建。适时召开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行业、系统文明创建工作经验。

9、加强文明单位(村镇、社区)管理。继续深化文明单位“五个一”创建活动,组织好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推荐评选和2014年度省、济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复查推荐评选工作,力争60%的村居达到县级文明村居标准。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向非公有制单位延伸,引导私营企业单位、民间团体及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创建。

三、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10、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开展“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和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环境保洁长效机制,使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转、切实发挥作用。

11、开展“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培训。研究制定培训方案,组建讲师团队伍,培训师资力量,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层层培训宣讲骨干。年内将农村中青年妇女培训一遍。各镇街每年举办骨干培训班不少于5期。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引导农民树立起“自己家园自己建”的观念,推动乡村生活方式深刻变革。

12、深入推进“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做好第二批“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和“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申报工作。按照“连线连片创建”工作思路,确定一批具备条件的村加强文体小广场、宣传栏、文化墙、文化长廊、百姓大舞台建设,广泛开展文化宣传、道德教育和文体活动,引导带动思想道德场所和设施提档升级,建设乡村文明家园。

13、深化“文明卫生示范村(户)”创建活动。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抓拓展延伸,引导农村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卫生示范户、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农户家庭重点参与的创建活动。年内新建200个“文明卫生示范村”,文明卫生示范户总数达到两万户以上,不断彰显我市乡村文明行动的品牌效应。

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14、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强化社会宣传和监督,抓好关键环节、重点人群的教育,努力使人们养成文明出行良好习惯,不断优化市民出行环境。

15、广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以“文明用餐、以俭养德”和移风易俗为主题,以餐饮店(宾馆饭店、星级酒店)、学校餐厅、党政机关食堂为重点,强化宣传引导和行业监管,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形成多措并举的综合推进机制,使勤俭节约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

16、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深入宣传文明旅游《指南》、《公约》,加强对旅游行业单位和旅游团体、游客的监督,及时曝光旅游不文明行为,推动景区景点做好文明创建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培育人们守法旅游、文明旅游意识和习惯。

17、提升“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水平。围绕“三个倡导”要求,突出中国梦、爱党爱国、传统美德、生态文明、中华礼仪主题,加大创作刊播力度。加强对“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创作的指导,努力推出独具邹城特色的公益广告精品,推动各类媒体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推动文明礼仪知识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景区。

五、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8、完善“志愿服务网上直通车”信息平台。加强各村居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由驻村第一书记担任志愿服务信息员,负责收集上报志愿服务供求信息。对各镇村信息上报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及时更新网上志愿服务组织信息,结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

19、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健全完善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各镇街、单位、村居都要成立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市民群众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形成志愿服务工作合力。各村居都要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栏等形式设置志愿服务宣传内容;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新时期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志愿者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20、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涵。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为主题,在各村居、社区开展社区家政、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以“文明守序”为主题,开展为期半年的文明行为大劝导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下基层,开展城乡文化建设和文艺活动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突出组织好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志愿服务。

21、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建立志愿服务嘉许、回馈制度和志愿服务保险制度,激发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做好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总结推广一批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表彰一批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2、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育人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勤俭节约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向国旗敬礼、优秀童谣征集与传唱、“日行一善”“洒扫应对”“认星争优”等活动,培育未成年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情感。

23、加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扎实做好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央、省体彩、福彩项目库申报工作,规范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与管理。在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基础上,逐步提升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对优秀少儿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和扶持。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有效衔接、有机配合,抓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荧屏声频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

24、扎实推进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加快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各社区、学校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设施建设,加强对学校、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站点的指导和培训,逐步形成辐射全市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以迎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

七、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

25、推动理念创新。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工作理念,做好“结合”“融合”文章,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同经济、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使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贯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融合到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全过程,使人民群众在参入中提升自我,在创建中享受成果。

26、加强调查研究。深入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点规律,在加强日常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文明卫生示范户创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等方面组织专题调研,为科学谋划和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27、推动工作创新。把目标任务项目化,逐步建立完善乡村文明行动项目化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道德模范选树、精神文明建设网络管理、道德建设网络宣传、志愿服务制度化六项长效工作机制。把原则要求具体化,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台账、日常调度、定期通报、统计总结等制度,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