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
邹鲁文化
邹鲁文化 根在生民——陪同浙江大学古城区历史记忆发掘团队感悟
2013年11月07日 

近日,受邹城市政府邀请,来自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的吴宗杰教授团队,在我市古城区就历史文化记忆进行搜集、挖掘、整理工作,我有幸为他们做些辅助性工作。吴宗杰教授是英国 Lancaster 大学语言学博士,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副主任、跨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他还是世界银行的专家顾问。他们团队6人,国庆节期间一直到现在,在邹城市的老街区尤其是南关、老县门一带,不仅详尽的查访资料,更为详实的对邹城市七八十岁的老人进行一对一采访,没有名校教授、博士的架子,像孩子偎在老爷爷身旁听他讲故事,挖掘出来不少猛料故事,什么“董半城、徐半边、韩家占了整南关”,什么文昌阁、暴书台、文颛孙子张祠,都被他们从老人嘴里掏出来了。

原来,生活在我们中间的老人们的记忆,是这样子的鲜活,原来,我们居住的街区,还有这么多故事。一个平常的院落,门楣上的春联居然是“南阳世家”,查一查“南阳世家”的家谱,他们居然是韩昌黎的后人,韩愈老先生可是对孟子在唐代的历史地位上升有着巨大贡献的,他的后人在孟庙旁居住,很有故事。那“董半城”原来是北关的董姓人家,他们可是元代迁过来的,居然与董仲舒有关系,董家历史上的进士、举人、秀才不胜枚举。首任港督董建华,祖上原来在邹县,董建华曾祖的名字在董氏家族谱里,赫然在列,只是,当年他想认祖,经历频繁运动折腾的北方族人,哪敢承认有海外关系哪怕是香港的啊。

学生们走街串巷、深入民间,发现古老的邹城市居然有着那么多的故事需要挖掘,学生因为大都是南方人的缘故,对我们北方的红白喜事的程序那么好奇,在餐桌上吃饭,我们北方对客人的排序、敬酒,他们都诚恳的记录,认为这是孔孟之乡的讲究、礼仪,是文化。他们对历史上北方古迹的毁坏,有着文化上的感悟,认为北方离统治者太近,受其波动影响太深,所以文化的记忆与保护难以持续,而南方文化以及名士在有宋以后的文脉深远,与“天高皇帝远”,自成体系相关。

这些学生已经都是博士,有的已经成家、抛家舍业,来我们这里,为我们做着我们当地人早该做的工作。他们是那么的敬业、认真,细致、耐心,短短十余天,采访老人近百名,还以学生的心态在采访中学习、感悟,他们对文化的抢救性挖掘,孔孟之乡老人们、民间的文化学者,积极、无偿的提供一些珍贵的资料,让人不禁感叹,文化的根,原来一直在民间,只有根植在民间,文化事业才能生机勃勃、真正的接地气。什么是地气?群众中间、民间、大众、老百姓也。

博士们的到来与深入民间,激活了古老邹鲁大地对文化的鲜活记忆,激发了民间老人对文化古迹的神往、激发了老人们讲故事的愉快。

原来,在我们身边,经济发展以外,还有着文化的基因在复苏,原来,我们耳熟能详、熟视无睹的记忆、街区、姓氏、老人,在浙大博士的眼中,居然是那么深厚的文化、我们居然拥有那么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们在记录、他们在寻找,他们在对比,他们在为我们记录、为我们抢救正在悄悄消失的文化记忆。也许我该这样说,别让我们的熟视无睹,坐视文化的慢慢消失,别让我们的忙忙碌碌,泯灭了我们身边文化的记录,别再让鲜活的文化,逐步在金钱飘摇的空气中,落满尘土。

由此感叹、感悟,记录一些我的感想。

 

文字报道: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