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
孟子文化
优遇
2012年08月01日 

 

优遇

赐田
孟子嫡裔受赐田,始于宋代。以后虽有变化,赐田或多或少,但历代帝王对孟氏后裔的这种恩赐,从未间断,一直延续到民国。
宋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朝廷诏封孟子为邹国公,并“给其赐田以严洒扫”,但未详数额。政和四年(1114年),赐田百亩。2次赐田前后仅相隔30年,但数额不大。朝廷诏赐大量赐田,是在元代,泰定五年(1328年),在邹县峄山镇野店村,诏赐孟氏后裔祭田30顷。孟府在其赐田的四周树立祭田碑。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孟氏赐田因发生侵隐与迷失而后几近于无。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诏授孟子第56代嫡孙孟希文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拨赐田6顷,座落在滕州市境内。景泰六年(1455年),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徐有贞奏疏朝廷,请复颜孟二氏祭田。同年12月,朝廷诏赐颜孟二氏祭田百顷:“既复野店之田六十顷,又得蔡庄之田四十顷而益之。总为百顷,分而两之。”这样,不仅元代所赐野店30顷祭田重新加以确认并扩大,又赠赐了蔡庄20顷。至景泰年间,朝廷诏赐祭田共计达56顷之多。其祭田不仅包括野店、蔡庄,包括郭里、石墙、太平等乡镇的许多村庄,都有孟府祭田。孟府祭田遍及邹西。

赐 民
佃户 元泰定五年(1328年),朝廷诏赐孟氏后裔大片田地,孟府遂募民佃种,野店即成为孟府的佃户村。然至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才在诏赐祭田的同时.钦赐佃户10户。徐有贞撰“赐复颜孟二庙祭田记”碑文中记载:“又择于邹、滕、宁阳之籍,得上户二十,分隶乎二庙,以供佃事”。明成化七年(1471年),朝廷又赐拨佃户7户。《大清会典》载孟府佃户为32户。实际上,朝廷在钦赐祭田的同时允许招募佃户,所以孟府通过自行招募和失去土地的农民自愿投充,佃户数额远比史籍所载者要多。据民国初年的资料记载,仅野店一村即有孟府佃户200多户,丁壮劳力2000余人。“其在册佃户,见丁计亩,开垦祀田,专供祭祀,有司杂差,俱行蠲免。”孟府祭田所在村庄,虽没有管理祭田和收租的官邸或“堂号”,但对其佃户主要通过户头来管理。户头代孟府管理祭田和催租,而孟府则拨给户头一定数额的土地,不交租子,作为报酬。但逢二、八月丁祭,户头则要给孟府选送祭祀用的猪、羊等物。祭田还分户地和租地。户地交粮,租地纳钱。

庙户 宋宣和四年(1122年),朝廷诏有司拨庙户25户,免其杂税,专事洒扫邹国公庙。孟庙自此始有庙户。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以孟子第54代孙、宗子孟思谅奏请,拨庙户5户。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复赐庙户25户以充洒扫。《大清会典》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亚圣后裔有庙户25户。宋后各代虽然代赐庙户,但实际和所赐祭田一样,只是重加确认,数额并没增加。此外,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诏孟庙设门子14名;至康熙年间门子为5名,专司看守庙门。再就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邹县令王一桢在给四基山孟子墓庙捐置祭田120亩的同时,设林户5名,看守林墓。
礼生乐工 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诏孟庙设礼生56名,以供祭祀。祭祀时须奏乐,据记载孟府旧有乐户5户。清末民初祭祀时.孟府专发“谕单”传礼生、乐工,人数10名左右,“仰役立传该乐工……按时前来”,凭证出入庙、府。

赐府第

朝廷所赐孟府始建年代不详。据明洪武六年(1373年)“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孟宁,用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薄,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可知宋代即已修建孟府。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迁建孟庙时,迁建孟府于孟庙之傍。庙、府仅一街之隔,为孟子嫡裔居住的府第。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后,孟府又被称之为“亚圣府”。
保存下来的孟府为典型的明代建筑。南北纵长226米,东西横宽99米,共占地60余亩。前后共有7进院落,楼、堂、阁、室148间。以主(体)建筑“孟府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

优免差徭
对孟氏族人优免差徭,始于唐代。唐贞观元年(627年),朝廷始诏免圣贤子孙赋役。至开元十三年(725年),明文诏免孟氏子孙赋役。宋嘉祐元年(1056年)敕免孟氏税粮。金明昌五年(1194年),诏先师邹国公后优免赋役。元文宗“诏孟氏子孙,奉上丝绵、颜色、税石、军役、大小差拨,并行蠲免。”仅元代曾先后5次诏免孟氏子孙赋役税粮。明代孟氏杂役赋役蠲除如旧。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降谕工部,凡圣贤之后罚作苦工的,尽行释放。清代又加恩于孟氏后裔,“地免杂徭,人无丁役。庙佃人户,供应庙役,民差毫无干涉。在庙陈设礼生,杂泛差徭,尽行蠲免。”并且这些优崇还惠及孟母故居凫村的百姓。

优学优试

孟氏子孙享受教育和科举取仕的优待。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年),在曲阜设立了孔、颜、孟三氏学;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又增曾氏,为四氏学。明清两代试科举时,每科额加一二人给四氏学,而实际上每次科举中举都在3名以上。一般百姓无法享受优遇,以至冒充孟氏族人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