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旅游邹城
邹城印象
情寄岐黄念师恩
2014年11月10日 

已近深秋,窗外下着细雨。我独自坐在诊室里,注视着对面墙上横挂的书法:夫医者,非任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这是伯父生前题写的。望着它,心头顿时升起对伯父的思念之情。我热爱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经历了各种苦辣辛酸,其中滋味深藏心间。我感恩引领我步入中医殿堂的领路人———我的伯父孙业琛先生。伯父是我学医的启蒙老师,他对我严格要求,悉心培养,是他为我指明了人生的道路。伯父教我学医的情景,历历在目,时刻激励我奋勇前行。

伯父孙业琛先生,字宝山,又名孙业聚。原邹城市急救中心中医科主任,曾受教于杨知显、赵志魁等中医界前辈。上世纪60年代,伯父因身体不好,祖父吉云公托人让伯父拜峄山杨知显中医为师。由于杨先生年事已高,伯父时常边学医,边侍奉老师。杨师去世后,伯父在峄山公社纪前村古槐树旁开设诊所,独立应诊。

伯父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调入峄山公社卫生院中医科,从事中医门诊工作。当时,我正在上小学四五年级,祖母周氏经常带我到伯父家玩。有些急诊病人常常到家里来求医,我总是趴在八仙桌的一角,目不转睛地看着,感到很好奇。伯父常问我想不想学医,我总是大声说想。时光荏苒,一晃而过。记得那是1986 年夏天,我又到伯父家玩。伯父把我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明秋啊,你想不想学习中医?”一个熟悉的话题摆在我面前。我毫不犹豫答应。伯父又说:“那好,我教你!”伯父接着说:“孩子,医者乃仁心仁术。做一个好大夫,首先要有一颗仁爱的心,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他走到书架前,找了两本翻得很旧的书,给我说:”看,这是《汤头歌》,这是《药性赋》,你首先要将这两本书背会,这是基础。”说着,把这两本启蒙书递过来。我郑重的双手捧着书,如获至宝。他又接着说:“我教你学医,不仅仅是混口饭吃,更重要的是要造福一方百姓。”伯父的谆谆教诲,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天下午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伯父曾经告诫:学习中医,要系统的学习四大经典,以熟读熟背为要,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重点章节要做到会背诵,要出口成章,融汇贯通。正心博学为体,继往开来为用。学有所材,医有根基。不读经典,不博览全书,则不明医理,理不明,何以识病认症?症候不清,何以立法用药?药有真假之辨,温凉之性,辨之不准,何能愈病?要发书中之微蕴,悟文外之精义。我时刻铭记,至今坚持学习。

伯父教导说,做为一名中医,必具备三条:一要有丰富的文化水平,二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三要有笃实求是的临床实践精神。切切!要努力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978月,我高考落榜,失意彷徨,情绪低落。伯父劝道:“你已高中毕业,相当于古时秀才。俗语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如泥脱坯,容易。”至此,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医上。每天陪伴在伯父左右。过了些时日,伯父对我说:“不能光学理论,更需要有实践才行。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望闻问切。光看书,能把人看傻了。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从那天开始,每有新病人,伯父先让我候脉。然后问我适何脉象,主何病。起初,我指下难明,总是候不出,感觉不出是何脉。但是,伯父没有批评我,我心里却有些过意不去,整天都闷闷不乐,甚至有不想继续学习下去的念头。伯父忙完对我说:“今天回家,给家里人说句,今晚不回去了。到我家里来,我手把手教你候脉,并把《脉经》带来”。到了伯父家里,便开始跟他详细学习了28种脉象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每种脉象应指的感觉,还让我给他家里的四口人候脉练手。我边学边记,不知不觉,天已放明,东方一轮红日,光芒洒遍大地。经过连续几夜的学习,我终于学到了其中的奥妙。正因为几夜的刻苦学习,垫定了我现在的号脉功底;正是伯父的亲自教导,才使我今后的学医道路变得如此坦平。

伯父由于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重病在济南住院治疗。我尽孝道服侍左右,陪伴伯父度过了最后的时光。伯父清醒时,强忍病痛,还传授我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做人从医的道理。我痛失良师,病人痛失良医!“一世岐黄留典范,半生勤劳留嘉风”,这副挽联,是对伯父一生最恰当的概括。

如今,伯父已逝,可音容宛在。逝者可追,后者宜勤。他的栽培之恩,我今生无以回报。只有深怀怀感恩之情,牢记遗训,以伯父为榜样,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技术精益求精,为患者尽力解除痛苦,以实际行动,报答伯父的深情大爱。将伯父的医德仁术传承下去,我将为此矢志不渝。

 

作者:孙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