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旅游邹城
邹东深呼吸
文物旅游局生态旅游规划方案
2008年11月30日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休闲、体验, 体现人类与大自然、生产与消费和谐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观,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全市新农村建设任务分解的通知》(邹发[2007]24号)要求,结合我市文物旅游工作实际,市文物旅游局制定了生态旅游规划方案。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建设“生态邹东”为指导思想,结合2007年旅游宣传主题“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发挥旅游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农村旅游深入发展,从而形成城市和农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一)根据建设城市及城郊生态功能区,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关为指导,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贯彻我市新农村建设部署,结合我市文物旅游事业的发展,尽快开展我市生态建设,保护我市生态环境。现在我市生态旅游产业链仍然较短,旅游业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其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应通过丰富产业内涵的方式,带动地方服务行业的发展,还应利用开发旅游商品、开发产业观光旅游产品等方式,带动地方农业、工业的发展。

   (二)围绕建设“生态邹东”,做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

1、建设邹东低山农林综合开发区,做好东部生态旅游开发工作

针对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局里积极配合我市有关十八盘山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充分做好景区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工作,十八盘山奇石断崖蜿蜒相连,山上松柏古树参天,乔灌花草交相辉映,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所以应根据十八盘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地方文脉,以“现代度假设施与山林绿色环境、田黄村田园完美组合的多功能休闲度假为特色”的规划思路来规划建设该风景区,在开发景区的同时,应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抓好景区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2、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峄山风景环境建设

依照峄山风景区的地势条件自上而下分三大农业景观层次。

1)山前平原出为第一层,以农田田园风光为特色,展示纯朴的农家民风,开展农业劳作等农家乐活动;

2)坡麓带为第二层,以果林为特色,开展春华秋实农业观赏采摘活动;

3)山坡为第三层,以营造优美的山林生态环境为重点,在现有植被基础上增加落叶树、色叶树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峄山的季相变化和美感。

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针对大众旅游的发展趋势,应积极做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工作,坚持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三)强化对现有景区景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开展开发建设新景区的工作同时,应抓好现有景区景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大气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尾气超标汽车直接进入景区内部,在自然保护区内可考虑使用低噪音、无污染的电瓶车;严禁在旅游主干道两侧或景区内焚烧秸秆。

2、水体环境保护::在主要游览水域和游览河段,严禁控制油污“跑、冒、漏、滴”现象。

3、噪声环境污染:旅游区内限制使用汽车鸣笛,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内禁止鸣笛,避免在“安静期”施工,以免影响鸟类的正常活动。

4、废弃物处理:在各旅游区建立科学的垃圾收集,摆放与清运系统,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地堆放或就地焚烧。

5、植树绿化工程:实施封山育林、控制放牧等措施,保护现有的山林植物、平原林场及尚未开发利用的荒草地;同时,在旅游景区、水源地、河湖岸边、道路两旁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禁止乱开山石、砍伐树木、任意挖填土石等破坏山体、水系的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尽快绿化旅游区内荒山、荒地,创建优美旅游环境。

以市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旅游潜力,逐步实现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研修旅游的发展,特别是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开发观光农业,立足资源优势,努力实现邹城旅游业发展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