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孟子论官德建设
2014年07月25日 

孟子对官德建设极为重视。孟子秉承孔子的“德治”思想,并有所深化和发展。他特别强调“仁政”的重要,提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仁政”就是“德治”。因为只有“德治”,才能得共民,只有“德治”,才能得其心。而得民心是得天下的关键。如何才能得到民心呢?“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既得其民,又得其心,国家自然就好治了。孟子也没有忽视“法治”的辅助作用。他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把“德治”和“法治”很好地配合使用,才是有效的治国之道。“德治”的主施者是官,为官者“德如何则可以王矣?”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关健是否“保民”。官德好,“德治”兴,国家兴;官德差,“德治”废,国家衰。为官者必须“贵德”,必须“尊德”,“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官德是实施“德治”的先决条件和必备基础,孟子有关官德思想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修德以立身。以德治国、以德施政,治国施政者必须有德。国家的前途,民众的命运都掌握在实施“德治”的官吏手里,实施者道德高尚,修德正身,克己严明,“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居仁而义”,“以仁存心,以礼存心”非常重要。孟子特别强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倡导实施者,要向尧和舜学习,像尧舜那样圣德广阔无边。相反,实施“德治”者,如果舍义求财,去仁怀利,道德低下,则是非常危险的:“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廉人不仁,不保四体。”他告诫官吏,如果不特别注重修德养性,其后果只能是失去天下,失去社稷,失去宗庙,最终连身家性命都难保。孟子提出修德立身必须抓根本,抓关键,抓那些能带动、影响其它德性修养的内容,这就是“仁”。“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仁则荣,不仁则辱。”“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他认为,守住了“仁”,就守住了根本,守住了国家,也守住了自身,就能德泽天下。孟子的“仁”有明确的指向和具体的归宿:“仁者爱人”。

第二,施德泽于民。修德是内养,不是为修德而修德,而是为实施好“德治”,有一个理想的外现效果,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老百姓受到利益,得到好处,安其所居,富其所养,最终归心于君,天下太平。所以,官吏施德就是要努力做到安民、富民、惠民。孟子提出了安民、富民、惠民的思想:一是制产安民。“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安国首要的安民,民不安则难以安国。安民之重要举措是“制民恒产”。民众有了“恒产”,思想就稳定,社会就会稳定,民众没有“恒产”,思想就不稳定,社会也不得安宁。二是薄税富民。“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薄税”就是税负既不能过重,过重了民众受不了,也不能过轻,过轻了官府无法开支。为了薄其得当,那就需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适度的规定,孟子称之为“取于民有制”。“有制”就要把握好两点,一点是官府够用,另一点是民众可富。三是推恩惠民。孟子倡导要特别关爱老人、小孩和鳏寡孤独者,孟子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四是用民以时,“勿夺农时”。在征兵征工方面,孟子提出了不要妨碍生产的总原则,主张农忙季节不要征兵征工,让民众努力生产,增加收成,使其食有剩粮。反之“彼夺其民时,使不能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告诫施政者,农忙时穷兵黩武,或大兴土木,这就等于把民众推入水深火热之中;“以佚道使民”,是爱民,是泽民,“虽劳无怨”。

第三,育德以安邦。育德就是指通过教育教化,培育民众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利用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以形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心凝聚的好环境。只有这样,国事才好办,国家才好治。“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心。”“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育德的目的就是安邦治国。因此说,施政者不仅要养民以粮,还要育民以德。对于如何育民以德,孟子在考察历代“圣人”和官府对此具体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地表示:“教育必以正”,一定要用正道正理教育他们,并指出了一套完全有效的办法。要设办官校,“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要确定道德教育的内容,即“明人伦”中的“人伦”,“人伦”就是后来常说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明确教育的方法,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要向“圣人”学习,孟子认为,“圣人”是“仁义”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样,孟子认为最重要、最突出、最典型的“圣人”就是尧和舜。

 

作者:乔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