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希望的田野
2013年12月03日 

因工作原因,每天穿越于邹西的几个生态乡镇,常有机会融入这纯粹的儒家风韵熏陶孕育的土地,触摸到这一片农村天地的脉搏律动,身心得到透彻的洗礼,真是一种幸运。

这里有纯粹的一年四季。翠绿的春天生机盎然,赶着鱼白肚般的朝阳漫步田间,满眼的是滴着露水的麦苗,浸着湿气的垂柳,顶着蓝天的白杨。偶尔传来的牲畜叫声渐渐唤醒了薄雾氤氲里的村庄,一片祥和景象。火红的夏天痛快豪爽,随手就能抓一把浓烈的阳光,张口就能吸一口麦浪的甜香。一身短打,到坡里地边随手搂一把野菜,能尝到泥土的亲切;带上工具,到麦地里割上一镰,能掂出最真实的饱满。金色的秋天充满梦想,钻一钻一望无垠的玉米地,感觉一下大汗淋漓的畅快;抱一抱直插云霄的杨树,回味一下扎实给予的满足。那一片片金色的树叶分明就是一张张丰收的庆功函,感谢着曾经在这里辛勤劳作的人们和为它们无私提供养分的大地。清白的冬天肃然透朗。冬日的村庄悠闲平淡,忙碌后的大地一片寂静,似乎在为来年的播种积蓄能量。妯娌们围在一起裁一裁衣被,浸透着骨肉相连的亲情;爷几个聚在一块喝上几盅,弥漫着血浓于水的情感。几个来回奔跑呼喊的孩子,在尽情嬉戏的同时,不时地在提醒着这片土地别太沉睡去,来年还有更多的梦想等着他们去追逐实现。

这里有纯朴的父老兄弟。每天到农家小巷转一转、农户茅屋坐一坐吧,握一握老农遒劲粗糙的大手,让人感到踏实善良;看一看大娘灿若菊花的笑脸,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听一听姑娘清脆的笑声,再找找曾经的纯真,拍一拍小伙强壮的肩膀,又想起当年的坚韧。随心交流时,啦一啦家常,帮他们为发家致富出些个实用的“金点子”,举手投足间,扶一扶农具,在他们疑难忧愁时送上些惠农的“好政策”。因为这里就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这里都是我至亲至近的父兄。

这里有纯净的山水风光。没有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拥挤和冷漠;没有水电物业的催缴、压抑和麻烦。远离了机关不自然的笑脸,放开城里事事背后的计算。邻里百舍推心置腹,谈得投机;大爷大娘喊得自然,风俗相同,血脉相连。农闲的时候,不用额外装备,不用邀三喝四,一个人信步走上村边的山岗,顺势而上,尝一尝头上随处可见的山果野枣,酸的开胃;闻一闻身边星星点点的山花小草,香得透心。站在山顶,没有城市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的吵闹,没有钢筋水泥里的隔阂,有的只是远处袅袅炊烟里的真实坦然。农忙偷闲,趟一趟村头的小河,缓缓远去的河水,清凉绵软,给一度浮躁喧闹的心留下一个清静的空间,多了一些个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这里有纯正的生态自然。极目天地间,2000亩绿满地的蔬菜大棚,1万亩的核桃种植园,30万伏的风力发电,40万亩被称为“邹城粮仓”的农田……。用的是大自然的动力,种的是基本粮田,凭的是汗水挥洒的勤劳,靠的是天地灵气的积淀。在这里,飘来的空气没有呛人刺鼻的工业废气,刮到身上的尘土也没有煤尘沙粒。掬一捧井水放心喝吧,虽然有些含碱,但绝对没有污染,清冽甘甜;深吸一口空气吧,虽然有些泥土的气味,但非常的纯净,清心明肺。在上镇、在朝东、在庙西、在羊山,有讲不完的传奇典故,激励后人,历久弥新;在高李、在下屯、在寺玉、在郭三,新的创业已经全面铺开,大气磅礴,令人浮想联翩。一切都是那么的符合生态规律,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到农村来吧,这里风光自然,民风醇厚,生态宜居,大有作为,天高凭鸟飞,大地任蹁跹。

 

作者: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