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鲁颂》有“保有凫绎,遂荒徐宅。”《孟子·尽心上》又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绎山、东山都是现在的峄山。古往今来,峄山的名字,峄山的石头,峄山的一草一木……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典籍文献中。许多的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慕名而来登临峄山,留下许多的诗文、石刻;还有一代代人流传下来的讲也讲不完的故事,让峄山充满了神秘。
峄山是仁政的沃土,这里曾经是王城所在地。峄山之阳有曾经的邾国国都。这里有“邾文公卜迁于峄”的故事。公元前614 年,邾文公为了邾国的发展和人们的安定生活,决定把邾国的国都迁到峄山之阳。古人凡做重要行动前往往占卜(烧龟甲)以决定,迁都这样的大事当然要烧烧龟壳看。占卜结果是:如果迁都,对民好,于君不利。此时的文公年事已高,且重病缠身,再受迁都的颠簸之劳,当然不利。但考虑到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毅然决然迁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邾文公卜迁于峄”。就在这年的5月,文公于峄山之阳的新都病逝,这一年是公元前614 年,《春秋》、《左传》都有记。这是中国比较早的民本思想的体现。现在,还有并不完整的古城墙在默默地诉说着两千六百多年前这段感人的故事。
邾文公去世二百多年以后的公元前372年,这片热土上又诞生了一位代表老百姓利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一生致力于推行仁政王道思想的圣人孟子。《孟子七篇》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积极的意义。孟子的浩然正气,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性格两千多年来始终引领正气,压倒邪气,成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也许是峄山的文化底蕴感染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人,峄山人爱峄山。生在这里的人,长在这里的人,在这里为官的人,都深爱着这里,都在尽自己所能让峄山更美更好。现在峄山的大部分柏树就是生于峄山镇苗庄村的靳云鹏在做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时出资栽种的。
峄山与桃花有缘。清雍正年间,邹县县令王尔鉴别出心裁地让人们把桃核包在泥团里,向涧谷弹射,次年春,长出许多桃树,三五年后已是桃花满山开了,春风吹过,花瓣飘飘扬扬,形成“峄山红雨”的奇观。王尔鉴兴奋异常,挥毫写出了传诵至今的《峄山种桃》绝句:“天半峄峰簇锦霞,孤桐老后补桃花。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现在,每年的四月,峄山都要举办“桃花节”,邀请人们赏桃花,登峄山,参与一些有趣的民间活动,表彰为峄山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我选择了花团锦簇的四月拜访峄山。
山周围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花的海洋啊!粉的是桃花;白的是梨花;多重花瓣的是樱花;道旁的木瓜海棠也开出了满树的繁花来凑热闹,好像在夹道欢迎远方的客人。蜜蜂嘤嘤嗡嗡地忙着采蜜,唯恐错过了这个迷人的花季,眼前的一切让人感受到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美。
如今的峄山,四季花果飘香,一处处的塘坝、水库,像大大小小的明珠镶嵌在这方充满天地仁和灵气的土地上,保证了这些果木的浇水需求,保证了峄山四季鲜果不断,游人既赏花又摘果。现在,峄山镇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桃花节,吸引很多游客赏花登山,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增添了无穷活力。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相信不久的明天,峄山会更美。
作者:付岩芹
- 上一篇:再见了,因利河
- 下一篇:鹧鸪天•看庄土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