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仰瞻孟子
2012年04月28日 

前几日,外地几个同学来游玩,作为向导,引领于孟庙孟府之间。孟庙位于城南,远远望去,只见苍松翠柏,蓊郁蔽空。有些古树历近千年,几近枯死,却仍留有遒劲身姿,俨然历史标本。古旧的碑坊,幽僻的石板路,掩映在树丛间宏伟的古建筑,带给人一种苍凉肃穆之感。邹城是儒家思想发源的核心地带,二千多年前,亚圣孟子著书立说于此。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清代雍正皇帝评价其为“守先待后”。孟子生活的时代,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儒学已日渐式微,沦为一般学说,不断受到各种学说的抵制,攻击,排挤,加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儒家所提倡的主张有些明显不合时宜了,儒学变革与发展势在必行。孟子力挽狂澜化解了这场危机,在继承洙泗衣钵的基础上,融合汲取其他学派观点,极力维护君权与封建纲常,使儒学适应了时代发展需求,逐渐确立了道统地位。论资历,孟子头顶的光环大不过孔子,论对儒学的贡献,则二人可以并论,正是这种嫡承关系将儒学发扬光大。

时至今日,儒学已几度兴衰,可时光并没有掩没孟子思想所闪耀的人性光芒。他的民本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大胆超前,他的的道德观念价值论在今天依然有很极强的可操作性,对其思想只予以充分的尊重而不加以提取,着实可惜。人治社会,法制社会,道德的约束力都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漏洞。经济意识深入人心的今天,规范从业行为,整顿竞争秩序,理清义利关系,不借道德的天平恐怕还不行,如果法律条文脱离了道德基础,只能是美丽空中楼阁。总之思想文化的血脉割裂不了,儒学的回暖,预示着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重构已为时不远。

邹城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痕迹也一天天的显现,中华母亲节的举办,祭孟大典的兴盛,不能不说是儒学文化的重温和补遗。试想有一天,当我们出示城市名片时,依然会有厚重历史带来的那种自信与豪迈。夕阳西下,觅食的灰鹤轻盈地掠过垣墙,归于松柏间的巢穴,庙宇檐角上的脊兽依然出神地张望远方,像是守候一段久远的历史。

 

作者: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