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新闻动态
部门动态
邹城: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保障体系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2024年07月03日 

近年来,邹城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理念,围绕强综合、增质效、提服务、惠民生,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硬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软服务”“双轮驱动,构建起高效和谐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服务网络,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邹城样板

一、坚持“公交惠民”,培育城乡公交一体化、均等化发展新动能

一是坚持规划领先。树立大交通、大公交理念,对城乡公交进行统一规划布局,编制《邹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公交运营体系。二是坚持公交助农。按照农村公路通到哪里,公交车就开到哪里的原则,合理优化延伸9条公交线路,增设公交站点156个,惠及566个村庄,全市所有公交线路1元公交全覆盖,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出行,解决了村民出村难问题,为乡村振兴打开了通道。三是优化特色公交。倡导大运量公交供给模式,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高端化出行服务,开通了服务厂矿企业、服务学校师生等定制公交141条,解决了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特别是助学公交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全市市民。四是打造旅游公交。为满足游客出行需求,连通重要客运交通枢纽、游客栖息地和旅游景点,开通景区6条旅游专线,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多元化的旅游交通服务。五是拓宽服务渠道。依托移动平台载体,推广应用公交e出行APP,为乘客提供实时车辆位置信息、到站提醒等服务,同时推广微信、支付宝、美团等多种乘车支付方式,最大限度便利于民

二、畅通数字交通,建设智慧化、智能化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

邹城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建设省级试点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以建立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智慧交通发展新模式,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智慧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公路、水运、公交、邮政、非现场执法、物流等数据,建立邹城市数字交通智能管养平台,实现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养护管理智能化,提升了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在桥梁健康、下穿通道积水、道路病害AI识别等7个方面,对道路基础设施进行物联感知和动态监测,提升道路通行安全。同时依托省交通运输厅统一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数字交通共享数据库,完成与外部物联感知数据的对接展示,智慧化农路管养新模式的推行,提升了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三、深化快递进村,推进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全面走深走实

按照全域一体规划,分镇逐步推进;选镇试点,总结经验;成熟一镇,开通一镇的工作思路,突出邹城优势、创出邹城特色,推进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通过整合部门、镇、企业资源,完善服务配套,延伸服务链条,有效降低快递企业运营成本。研究出台《快递进村运行管理办法》,细化各方责任、规范监督考核机制,明确市镇扶助资金,确保村站末端网点稳定运行。坚持快递物流企业关口前移,在农产品收获季,走进田间地头,帮助特色农业产品走向全国各地。樱桃、核桃、大枣、地瓜等农产品配送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余万元。大力培育快递+品牌创建,全市蔬果脆业务电商企业已达30余家,2023年蔬果脆快递年发货量达到1210万件,带动农业产值近4.6亿元,连续两年获评国家邮政局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

四、推动港航物流提档升级,走出港口环保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

紧紧围绕布局大港口、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的战略布局,加快港航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壮大临港产业经济,着力培育港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依托白马河,发挥太平港、荣信港现代化内河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加快水路运输散改集进程,深挖适航货源,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港口功能正由传统单一的能源输出型向综合性港口功能转变。二是推进港航装备制造业发展,占地1125亩一期投资29.63亿元,年建造1000-2000吨级新能源船舶240艘能力的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加快了济宁内河船舶制造数智化变革,实现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的模块化、标准化和批量化,有力地推动了内河船舶升级迭代。山东新能船业远期可达年建造400艘的生产能力,项目可辐射带动周边原材料加工、物流贸易等产业发展。三是聚焦内河港航可持续发展,创建绿色低碳港口。在荣信港、太平港引入封闭拱形大棚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并利用光伏发电为港区电动卡车和电动作业机械进行充电,构建起全链条绿色低碳新能源运输场景。持续推进生态港航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绿色化、智能化监管,港口污染防治工作效果明显。2023年11月,荣信港入选部级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第一批)。

下一步,邹城市交通运输局将聚焦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围绕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保障体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保障,发挥区位优势,为现代化交通强省、交通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报道: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