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新闻动态
镇街动态
张庄镇:跑好开局“第一棒” 全力实现“开门红”
2022年03月24日 

2022年一季度,张庄镇紧紧围绕邹城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铆足干劲、严格对标、再添举措,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进而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完成税收收入726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27%固定资产投资665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04万元,同比增长22.3%;新增四上企业3家;批零住餐营业收入20284.8万元,同比增长1487.9%。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一是科学谋划抓项目。靠上推进石材产业园建设,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坚定石材发展信心,现已座谈3家企业,并按要求完成3家企业研发费用的填报;加快推进全市集中开工的规模化螺旋藻养殖项目,现已完成一座大棚地基平整工作;持续推进众客二期开复工,顺利完成三期羽绒项目拿地摘牌工作;全力做好小微产业园“提质扩容”建设,积极邀请正方公司现场查看,对政府闲置资产进行梳理,提升园区集聚发展水平。二是创新方式促招商。完善《张庄镇重点工作指挥部考核办法》,细化招商引资考核准则加大对上沟通协调力度,依托众客、康睿等现有企业,实施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建链补链;详细梳理项目信息,赴济南、临沂、江阴等地进行考察,实现对接在谈一批、招引储备一批、落地在建一批的良性循环。三是提升服务优环境实行一个项目、一位班子成员、一套责任体系的全面服务责任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证照办理、施工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在服务内容上做好“加法”,在简化程序上做好“减法”,在服务企业上跑出“加速度”。

春耕备播进展顺利。一是宣传动员掀热潮。组织开展农产品春耕培训会、上门下地座谈宣讲,结合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加强春耕备耕宣传,及时将甘薯、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补贴政策宣传到位,动员种植农户早谋划、早落实,切实提高生产积极性,全面掀起春耕备耕热潮。二是储备物资保供应。组织镇、村农技工作人员走访辖区农机具商铺,了解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物资储备情况。督促辖区内20余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170余个种植大户以及广大种植散户及时备好春耕生产物资。目前,已储备近2000吨化肥、60余吨地膜、30吨农药等物资。三是强化排查促安全。每月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覆盖300余人次。对23家农资经营网点进行摸底检查,确保无高毒和禁用农药销售现象。组织20余名农机技术人员联合农机大户,指导农户检修、保养、调试春耕作业机械,排除农机具安全隐患200余处。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大樱桃产业方面,研究制定张庄镇扶持大樱桃产业发展方案,探索示范园建设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组织召开大樱桃发展座谈会对品种选择、关键技术应用种植风险、设施樱桃前景、市场拓展及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为张庄大樱桃发展凝聚共识甘薯产业方面。持续推进山东泓舒农业有限公司甘薯产业园项目,通过实地调研甘薯种植大户,查看育苗种植面积及销售收益情况,加快鲜食地瓜脱毒品种的推广,并积极与市局对接甘薯试验田事宜。特色产业品牌方面。照“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打响大樱桃、甘薯、香椿、菊花、金银花、东北洼冬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启动大樱桃、地瓜绿色食品认证及三个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一是织密雪亮工程“监控网”。依托“互联网+社会治理”建设模式,把“雪亮工程”作为改进基层社会治理重要方式。切实提高“雪亮工程”在线率,现已完成张庄、仙桥、松石、果庄管区的转网工程,并对个别村毁损线路、摄像头进行了维修更换。 二是织牢矛盾纠纷化解网”。坚持问题导向,即接即办求实效,做到一般问题当日办、疑难问题盯住办、复杂问题攻坚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入推进“三零村”创建,开展“集中攻坚月”专项行动,信访形势持续好转。三是织严社会治安“巡逻网”。辖区内2个网格全天候地开展网格化巡逻防范,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0%,并持续开展“警灯闪烁”工程,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20%,保证镇域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基层党建迸发活力。一是组织建设抓“严”。按照从严治党、大抓基层的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党员量化积分和划片定岗联户工作,着力打造“堡垒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着力打造思想纯洁、行为规范、作风优良的基层党员队伍。二是考核管理抓“细”。迅速开展“作风建设大提升”活动,探索实行“千分制考核+月考核”双体系,采取民主评议与具体工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基础分与加减分因素相结合的方式,对7个管区、43个行政村,实行千分制考核,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同时,制定“红、黄、白”三色督办单,加强督导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落实力。三是集体经济抓“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利用中央扶持资金和第一书记项目资金,积极探索项目支撑、连片发展模式,整合资金、资源,建设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现所有村庄收入均超过10万元,13个村庄收入超过50万元。

 

文字报道:肖楠楠

责任编辑:吴昊